倪朝龍
學歷:日本國立兵庫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碩士
經歷:一、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教系副教授兼該校附屬小學校長
二、亞洲大學教授兼主任秘書、通識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
三、國立勤益科大兼任教授
四、北、高市美館典藏委員。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諮詢、典藏委員
五、臺灣中部美術協會理事長、美術教育學會榮譽理事長
原服務學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推薦單位:臺中市美術教育學會
簡介:
教育家也是藝術家的倪朝龍先生,除油畫、版畫成就非凡,窮其一生奉獻給「百年樹人」的教育工作,前三十年青春歲月投注於台中市篤行、育仁小學,平日認真教學且熱心體育、科學展、美育等課外指導活動,曾訓練篤行少棒隊榮獲全省少棒冠軍,指導學生獲得國內、外美術比賽金牌獎無數,為國內第一代兒童美育發展的推手;盡心推動社教美育,榮任臺灣省美術展評審、評議委員與顧問,特別是中部美術協會總幹事、理事長任內,主辦全國性公募美展,設獎項拔擢新秀…等,培育出藝壇多數的傑出人才,對臺灣藝術文化傳承貢獻良多。
秉著積極向上精神,於49歲時毅然放棄高薪負笈日本,取得藝術教育碩士返國後,應聘中教大美教學系,兼任實習輔導處研究組主任,進入偏鄉輔導;銜命兼任附屬小學校長一職。60歲退休,應現在亞洲大學之邀協助創校,擔任主任秘書、通識中心主任等職,65歲屆齡再次退休。
心繫教育,退而不休,76歲仍堅持公益、教育,兼任勤益科大藝術課程及中教大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義務指導版畫研習課程,扶輪社青少年輔導,推展美育社教,終身為基礎教育、大學教育、社教文化工作的推動而努力,行止精神足堪為時下學子典範。
事蹟:
一、領導中部藝壇,傾力推展藝術文化,前後20年中部美術協會理事長任內,整合團結地方美術界,辦理會員參觀、研討,目前會員176人,含括八大部,每年舉辦千人參與的『中部美展』,結合企業設立「收藏獎」,提高公募美展獎金,獎勵藝術新秀,也培育出今日藝壇不計其數的傑出人才。中部藝壇在其領導下祥和、進步,廣為藝壇所稱道。
二、創立臺中市美術教育學會,自95年接任理事長,每年辦理會員創作聯展、寫生活動,也辦理國小藝術與人文現況座談等;與中教大協辦教師、學童研習;主辦人體素描研習、兒童動力藝術節及課程設計等,提昇美術教育品質。
三、擔任臺中市民俗館以及各畫會顧問,參與美術館、國父紀念館、縣市政府,獅子會、同濟會等各項藝文諮詢、典藏、策劃、推展及國內大小美術比賽評審、評鑑等工作,基於服務奉獻的理念和宗旨,社團與宗教單位之評審費一律退還或作捐獻之用。
四、推展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如海峽兩岸創作聯展、江西師範大學、山東、北京、中日交流展等。
五、為臺灣文資保護及藝術教育推展貢獻良多:前後主持二期臺中市文化局委託「臺灣傳統版印特藏室館藏文物保存維護暨研究擴充計劃」,進行木刻原版之清理、維修防蛀等材質整修工作及拓印版畫之掃描、拍攝及圖檔建置等工作。
六、曾任國際扶輪社臺中中區社社長,33年來擔任青少年輔導服務主委,每年主辦中日兒童繪畫比賽及展覽,不曾間斷,促進國際交流,提升學童藝術視野。
七、義務策展歷屆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展、百號油畫大展,臺中市役所舉辦之畫壇「孤獨勇者」楊啟東紀念展(99年)、「藝承春秋-羅秀雄紀念展」(101年)、「版藝風采展特展」(97年)…等,親自導覽並做專題演講,無悔付出。
八、應邀講座、研習,教習版畫創作及志工研習為藝術教育扎根無私奉獻:
(一) 屢應各縣市文化局、大專院校、國美館委託,舉辦志工研習講座。
(二) 舉辦中、小學教師版畫研習活動。
(三) 為文化傳承,指導文化局版畫創作研習課程迄今。
九、對美勞科課程與教學研究貢獻卓著。如:策劃『國小美勞教材教法』專輯編印。義務指導美教老師,長期擔任文化局「藝文櫥窗」、「每月一畫」、「大墩文化」等執筆,默默耕耘。
十、撰書彰顯藝術家行誼風範與藝術成就,深具教育與歷史意義。
感言:
今天,對我個人及所有受獎人都是一個別具意義、興奮、感恩的日子。對教育執著與無私奉獻,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本份,理念的貫徹,是一份使命感。回顧我們成長過程與四周,默默耕耘、為下一代無悔付出的老師比比皆是,否則,就不可能有今天站在這裡受獎的我,也沒有這個欣欣向榮被肯定的國家。所以,以感恩的心,我要向所有影響過我的師長說聲:「老師,謝謝您!」。無可諱言的,這是一項殊榮,尤其還蒙我們大家長、敬愛的總統先生親臨肯定,但卻已沒有民國69年青壯的我,獲部頒「全國特殊優良教師獎」時的雀躍與激情。因為,歲月教我「淡泊」,懂得「知天命」和「感恩」,深一層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此刻的我只想還能為這個社會、國家做些什麼?如何為這一代迷失的孩子繼續點一盞明燈。
雖然個人的藝術創作早被肯定,已擁有一般藝術家所欣羨的地位與尊崇,卻仍一直為地方美術文化的推動繼續奔波打拼,但我念茲在茲的還是「教育」啊!回想從公立到私立小學30年,從國立大學、實小校長到私立大學,參與大學創校近20年,正值個人的閱歷、專業、經驗、智慧最圓熟,社會影響力最顛峰的時刻,卻為65歲屆齡而退休,不無遺憾!
艾默生說(Emerson)「老年期雖不是揚帆高海的時候,但也不是任其漂流沉沒的時候。」,直至現在我仍應台中教育大學、國立勤益科大之聘,堅定傳承、解惑的教育志業;致力協助美術協會、美教學會、扶輪社等社團與各美術館、文化單位等做藝術、文化教育的推廣,發揮生命的餘熱,對祥和社會的再造,奉獻一己的力量。生命要堅持才會有風格,做所當做,行所當為。最後,我還是要說:「有生之年,我還會繼續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