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姜青慧姜青慧
服務學校: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 一、閱讀推動、寫作教學、英語教學
二、教材設計、課程規劃與發展
最高學歷: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 陪孩子做夢,讓學生發光;與家長並肩,讓家長安心;伴同仁前進,給學校活力。

經歷:
一、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導師(低中高)
二、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教務組長
三、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英語教師
四、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圖書教師
五、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國民小學輔導教師

榮譽事蹟:
一、榮獲教育部103年閱讀推手個人獎。
二、協助仁和國小榮獲教育部104年閱讀磐石學校。
三、協助仁和國小榮獲103年全國防災教育績優學校。
四、協助仁和國小榮獲101年健康促進國際認證學校評選銀質獎。
五、導師班學生李伊婷獲2015年總統教育獎,為首位新住民子女獲獎。
六、協助仁和國小投稿總量達嘉義縣第九名,前十名唯一六班學校。
七、指導學生參加國語日報103年文學小綠芽評選全國第一名。
八、指導學生參加國語日報100年徵文比賽全國第一名。
九、嘉義縣102年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十、協助家長胡如水參加嘉義縣102年新住民徵文比賽獲第一名。

教育精神:
自進入教育界服務以來,我始終相信「看見孩子的需要,就是發揮教育價值的機會」。永遠記得剛到仁和不久,一次帶孩子下山參加活動,小女孩下了車,竟睜大眼睛問我:「老師!我們是不是出國了?」這句話震撼了我的心,也讓我有了一個夢:我要讓孩子在山中綠園快樂閱讀,就讓我為孩子把世界帶進來,我要翻轉仁和孩子的未來!
因此從閱讀出發,我設計了許多課程、不斷修正教學策略,一切只希望能讓閱讀為仁和的孩子開一扇門。從閱讀到健康促進課程、防災課程,都是為了貼近孩子的需要,更是為了成就孩子的未來。許多人都曾勸過我:「妳在平地學校會有更多發揮空間」,但我固執的守在仁和、待在偏鄉,因為我深信教育不是為了讓老師發揮,而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好途徑。

得獎感言:
感謝教育處長官的提攜與肯定,感謝仁和國小劉麗吟校長的舉薦與指導,陪我參加縣內的決審面談,您提拔後進的氣度為我樹立典範;感謝前任張文良校長的支持與鼓勵,儘管您已調離仁和,仍然常關心我。於我,這是一個意外的驚喜,感謝仁和國小的所有夥伴,仁和團隊互相扶持、以求共好的氛圍,讓我放心的不斷地探索教育的可能;感謝仁和國小所有的家長,異鄉工作的我時時感受到您們的溫暖。
最要感謝的,是我可愛的「三隻小豬」及99年畢業班的12位學生,他們引發我的熱情,讓我看見教育的意義,激勵我不斷變化教學策略,讓我勇敢堅持教育的初衷,更是因為他們的愛與信任,才有今日的榮耀。
小王子遇見玫瑰花,細心澆灌、愛護、守候過,從此這朵玫瑰花與世間其它玫瑰花再也不同;我在仁和遇見的孩子,也因為這場幸福相遇,從此成為彼此心中永遠特別的玫瑰花。
時光如永不停息的河,也如悄然在天地間流轉的歌。山居的這些年,讓獨善其身的我,學會關注孩子的需要;讓行色匆忙的我,學會欣賞漫步的風光。過去總以為上山是為給予,如今知曉山回饋我更多。從前我只懂「生存」,但山卻教會我「生活」。原以為踏足這山之巔的綠園-仁和國小,只為償還對國家的義務,只為孩子開一扇教育的門,如今才明白,是仁和為我打開心門。
山櫻初綻芳華,似我對孩子的殷殷叮嚀;赤腰燕每日不歇的飛掠,亦如我匆匆來去的身影。原以為只是一場美麗而短暫的交會,原以為只在這兒短暫停留,然日久他鄉是故鄉,遠方守候仁和的臥佛山,笑看我的「到此一遊」成了「到此一留」,祂迎風低吟,我側首細聽-門,為你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