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鍾任琴鍾任琴
服務學校:朝陽科技大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 一、教育行政,展現組織效能
二、組織溝通,兼顧權益,獎菁濟弱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博士
教育理念: 以學生權益為主體,豐富校園價值,用創新教研與產學策略,達學生畢業即就業,就業即上手,締造其人生幸福。

經歷:
一、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校長(現育達科技大學)
二、 朝陽科技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三、 朝陽科技大學教授兼系主任、院長、主任秘書
四、 嘉義師範學院講師、副教授兼總務長(現嘉義大學)
五、 救國團總團部指導委員

榮譽事蹟:
一、 推動「卓越教學」有成,連續11年獲教育部高額獎助。
二、 深耕「創意創新創業教育」,近4年師生榮獲國際大賽174獎項。
三、 「校務領導」傑出,帶領學校通過教育部校務評鑑。
四、 提升研發能量,工程及資訊領域研究成果名列世界前百分一。
五、 推動「國際暨兩岸學術交流」,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與移動力。
六、 積極參與社會關懷,擔任教育、社福、服務性社團董事(顧問)。

教育精神:
本人深感技職學生其家庭社經背景相較於普通大學為弱勢,其學習歷程應給予更多鼓勵與關懷,利用學校優勢主動提供學習資源。因此:
一、 教育理念,特別重視教學品質保證,透過補救教學與組織學習社群方式,讓學生進行交互複合式學習,最終在厚植學生就業力,同時讓學生學做人、學做事、學知能三者兼籌並進,即達成術德兼修品技兼備。
二、 教學方法,先透過校務共識會議奠定朝陽學生核心能力,再據以由上而下,進行院系各課程教學目標的銜接鍊結,妥適規劃教學內容與方法,以期待經由資深優質教師教學經驗承傳,配合學生資質學能與興趣進行多元教學。
三、教學建言,科技大學學生學習特質較偏重實務操作,對理論吸收分析與思維演繹能力較為薄弱,因此(一)同意本校教師採取多元評量,儘量以作品、報告、演練、製作等方式作為學習評核;(二)同意學生依照其個人特長主動向授課教師爭取適合其個人知能之評核方式,所有教學均採用資源結合教學,包括產學雙師、職場體驗教學等;(三)重視提高學生未來職場移動力教學,包括語言能力工具、文化融合與適應能力、解決環境問題能力與持續自我進修成長能力。

得獎感言:
「師鐸獎」是從事教育工作者的最崇高獎項,這座獎項不僅代表對得獎當事人的職涯肯定與榮譽表彰,更是藉這個獎項的贈與代表社會人心共同追求的核心價值。固然社會變遷之下,權位名利最能吸引群眾掌聲或目光焦點,但我認為師鐸獎是推動社會風氣向上和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創新的主要推動力。回顧個人職涯路徑,學用都離不開「教育」這個範疇。15年救國團的社會教育,加上25年的學校教育,這漫長類如農夫種稻栽果的耕耘勞動,讓我深刻體會出農業與教育業都是最具人文精神與人文情懷的行業,雖要付出一步一腳印的日積月累功夫,但是可以享受「一眠大一寸」的成長歡喜。這種成長包括精神面待人處事的成熟圓融、鼓舞體諒,同時也代表透過勞動技藝而獲得謀生能力的精緻化和卓越化。得獎的意義像是稻穗成熟,果實芳甜的終程結果,具典範傳播的衍生育化作用,也是個人奮鬥的鮮明標記。更珍貴的是那種嘉言懿行的擴散效應,以及無畏風雨挑戰一路毅力堅持的自信自得。近40年的教育工作投入,雖然往昔路徑上有太多誘人的權位花朵招引,也有在眾多青年人歡笑聲中獨自品嘗工作勞動後的身體生理負戴,更有甚長時間無法日夕與妻兒相處,靜吞孤寂落寞,但聖經說「流淚撒播者,必歡喜收割」,教育工作像是快樂園丁,自愉也愉人,嬌艷的花朵,甜美果實任人欣賞取食,這是無私愛的奉獻。40年教育工作直間接幫助過無數的年輕人創造事業且迎接幸福,縱然自己目前華髮鬚白,但是每每看到在自己的職涯生命中出現的現今社會中堅,本人仍然自覺欣慰與滿足。感謝學生或青少年夥伴們伴我實現人生價值,當然也希望後輩菁英步上後塵,以「利他作為利己」的前提,共同為我們的社會和諧進步而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