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裕仁

老師,我想被肯定。

剛來高中時,班上有位坐輪椅的男生。胡老師好奇問他身體如何,他說因打球受傷要二至三週方能正常走路,因此要坐輪椅。不久後,在第一次的週記中,他在週記上告訴胡老師,他要先向老師道歉,因為剛開學老師對他的人不太了解,他先說他的個性不好,以前常會惹師長生氣造成老師及學校很多的困擾。

再一個月之後,也真如同小揚同學所說的情形發生,陸續發生各科老師都在抱怨他上課吵鬧,功課不寫…,而且憤世嫉俗、桀驁不遜又叛逆。總之,他就是一個沒目標、沒方向、被否定的人。經過胡老師多次的了解及家庭探視後發現,由於小揚家中有一位因早產導致重度腦性麻痺的弟弟,弟弟屬於極重度多重障礙目前安置於某特殊學校。因此,小揚必須常分擔照護失能且時有癲癇發作的弟弟。

了解家庭狀況後,胡老師問他如果你對校內現有的課程活動都不感興趣與熱情,要不要做看看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小揚想了幾天後,來找老師,他說他想試看看。於是,胡老師又找班上另外二位小代及阿德與他有類似狀況且對目前校內傳統課程不感興趣的學生。利用固定週末的半天時間,輪流至他們某位同學家中,開始輔導他們進行探究實作。一開始,他們對自己都沒自信,因此先鼓勵他們參加校外的創意發明活動。

透過一次次的獲獎肯定,逐漸建立以往在校看不到的自信及成就。經多次被肯定的驅力,他們主動投入大量課餘時間在思考實作。最終經一年多的努力,他們三位不只獲得二項經濟部專利,更多次在教育局、教育部、各頂尖大學及知名企業辦的多項競賽中勇奪各項比賽的冠、亞軍,重建自己在學習的自信。而他們在國、內外傑出表現也確實在校史室留名,實現了被肯定的理想,此點更使他們被多所國立大學同時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