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聖藝
「聖藝老師,您們班的阿誠、小揚還是聯絡不到!」開學就接到訓導主任的電話,所幸家訪發現孩子在家睡覺,家長也不管就去上班了。
張老師被超額到內新國小,連兩年都接六年級後母班,第二屆班上阿誠及小揚開學就給張老師難題。為了避免學生中輟,張老師進行家訪,了解兩人都是原住民、低收入戶、單親、學業低成就學生,因在學校得不到成就感,家長疏於照顧,所以常和國中中輟生在一起,時輟時學。兩人都是租屋,其中阿誠住家環境最糟,是紅磚矮房還沒有門,而阿誠還因偷竊被保護管束!
張老師了解情況後,經濟上幫孩子申請民間助學金,其中阿誠家的門因補助終於裝上了,張老師在寒假安排全班家訪,到他家時,母親看到張老師感動的落下淚來,因為冬天寒流來時,他們不必再忍受瑟瑟寒風。課業上,張老師成立課輔班,每天放學後,針對學業低成就的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將阿誠、小揚納入其中,不著痕跡的幫助他們,讓他們每天完成功課,學業慢慢跟上全班,心理上不再感到自卑。
張老師在教室放2把吉他給學生把玩,發現小揚、阿誠都喜歡唱歌,也很喜歡吉他,因此和他們約定,若每天能在課輔時間完成作業,就教他們自彈自唱,若能夠學會自彈自唱,就把吉他送給他們。之後兩個學生每天課輔時間都努力完成作業,只為了能學吉他。小揚很有原住民的音樂天份,經過兩個月就學會自彈自唱,並在期末才藝發表會上表演,表演完,張老師就把吉他送給他,讓他欣喜若狂!之後小揚轉學回臺東念書,阿誠也順利平安畢業。多年後,阿誠回來找張老師,他開心的說有繼續念私立高中;小揚則在臉書上和老師打招呼,他念體育高中,仍持續彈吉他。張老師心中回想:幸好有那段日子的陪伴,才能讓這些孩子的人生順利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