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燦

1、陳老師在外地某校任教期間,有一天班上同學告知1000元的註冊費被xx偷了,還有人說看見xx放在書包裡。在當下除了驚訝外,老師也在徵得大家的同意下進行書包檢視,當打開xx書包瞄見裡頭真的有1000元時,陳老師特意往天空指了下說:那是什麼?!當大家望著天空時便將錢攥在手裡(因為他心中十分清楚,如果這時候告訴全班,小偷就是xx,那麼這孩子這輩子可能毀了!於是告訴大家,書包裡都沒發現什麼錢!事後再告訴全班學生:在批改作業時發現了錢•••當天下午陳老師約了家長進行家訪,家長得知情事又道歉又憤怒(因為孩子在家也常偷錢!),但在了解個中詳情後,陳老師建議家長以固定給零用金方式來改變孩子,不但要鼓勵孩子儲蓄,更要支持孩子合理的消費。於是,在孩子畢業後的很多年,每年總是接到該生的問候和家長的感謝。那句:「老師,謝謝你救了我的孩子!」成了每年年節前陳老師心中最溫暖的話語。

2、陳老師在剛到家鄉某校服務時,學校一位資深同仁即笑笑地告知:「小心,你們班是被判死刑的,很難救的!」瞭解之後才知道,該班學生行為散漫,還會打群架,常常口出惡言穢語,帶過該班的導師更成為常被投訴到學校和教育局的受害人。但是,這反而激起陳老師的好奇和鬥志。透過靜坐、傾聽、陪伴、說故事、遊戲和運動,一群原本被視為無可救藥的孩子,成了陽光燦爛的小孩,功課不但追上其他班級,行為表現更引起大家注目:如同一位同事告訴他的:「你是跟你們班的孩子下什麼符呀?」陳老師心裡很清楚,其實所謂的符咒,無非就是真誠的愛與支持、欣賞與讚美。而在這段奇妙的過程中,陳老師也更堅定的相信,真的可以不用打罵,就帶好孩子的~他改變了孩子,孩子也改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