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張紹恆 師生關係一直是張老師認為非常注重,而且是身為老師不得不花心思耕耘的一塊,在擔任導師兼行政職以來,影響張老師最深的是擔任「輔導組長」這個職位的時候,除了增進了原本不太了解的輔導知能以外,讓張老師對於學生的情緒表達與外在表現關係更加敏感。 傑利(化名)是一位五年級的孩子,平時活潑開朗,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和睦,學科方面不用擔心,雖然有一般高年級男孩子的好動;但對於老師交辦的任務,也都能夠用心完成。那年全校進行小小美展導覽員選拔,他依舊是班上推派的其中一名代表,在幾次培訓的過程中,張老師發現平時不用花太多心思,就能完善準備活動的傑利,表現異常,完全看不出他的積極與好勝心。在所有選手都離開之後,張老師把他單獨留了下來,詢問狀況;一開始這孩子故作鎮靜,說沒事。張老師放輕說話姿態,並且積極且好奇詢問:『我覺得你今天表現不太一樣,好像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怎麼了嗎?』 「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頭腦一直在想,想不到答案……」沒想到,這孩子就這麼哭了出來! 果然,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不同思考與煩惱,所以跟這孩子一起釐清問題,也一起討論出這些煩惱來源。 學期將屆的一次放學時間,傑利興沖沖地拿著一包從臺灣帶來的餅乾朝張老師走來說;「這是我們導師送給我的,說讓我回去跟家人分享!」語畢,就拿了其中兩包裝給張老師。 『不是說要跟家人分享嗎?為什麼給我』張老師問 「因為老師是我在學校的家人啊!」傑利一邊笑著說 這時張老師突然想到學期中那一次對話: 「老師,為什麼你知道我一直在亂想?」 「如果老師沒有發現,我可能會一直亂想,然後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孩子那時給了兩句像是疑問,卻是給張老師極大肯定的兩句話,現在回想起來,原來老師真的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一個職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