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哲顯
學歷: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
經歷:一、嘉義縣義竹鄉義竹國民小學教師
二、臺南縣善化國民中學教師
三、臺南縣棒球委員會總幹事
原服務學校:臺南市立善化國民中學
推薦單位:臺南市立善化國民中學
簡介:
民國26年春,賴老師出生於嘉義縣水上鄉的農村,旋爆發盧溝戰火動亂的時代,艱苦的歲月,活生生的鞭策著賴老師,欲擺脫困境,惕勵奮進讀師校乃惟一選擇。初執教鞭,補習風熾,賴老師仍堅持德、智、體、群四育並重,三年後國教延為九年,經甄試合格而到國中任教體育科。
新環境,思有作,乃培訓男生桌球隊,兩年稱霸臺灣,蜚聲海外,之後推展全校學生體能活動,績效顯著。數年後培訓男生巧固球隊連獲縣賽三年(次)冠軍。84年起代表學校撰「研究心得報告」(繳縣政府)連獲5年(次)績優而奪獎。期間協助培訓學生棒球隊,榮獲1996年世界小馬聯盟冠軍。93年(已退休,任臺南縣棒球委員會總幹事)率領臺南縣少年棒球隊赴廣州,榮獲第三屆亞洲少年棒球賽冠軍,且將奪冠過程撰「我武威揚」成書。
91年屆齡退休,本著「人生即服務」朝暮從事志工,由交安、輔導課業、古蹟解說、為先賢(包括國際人士)撰文立碑、文教期刊(文字撰寫)…在能力可及,做「快樂志工」,而不知「老」之「已」至。
事蹟:
一、自退休至108年止,週一至週六每天6:30─7:30在校門指揮交通,維護師生安全。
二、自退休至108年止,週一至週四每天20:00─21:10為棒球隊學生輔導課業。
三、持續自費發行「善化文教會訊」期刊,報導善化區文教訊息,免費贈有關團體和關心文教人士。
四、協助區公所建立「沈光文紀念亭」,撰「沈光文事略」,並複製作品(300x40cm)三件贈沈公故鄉(浙江寧波)博物館、宗祠、後裔代表。
五、感念八田與一(日本技師)建造嘉南大圳,造福臺灣恩澤,以八年時間建請政府將「南117線」5公里路,易名為「八田路」,引得海內外一致嘉許。
六、協助善化區公所建立先賢「陳子鏞紀念公園」,撰「陳子鏞事略」碑文,及「幽思」讚美詩碑文。
七、遵善化國中校長之囑撰校名牌樓聯,鼓勵師生,聯曰:「善導學子諄諄教誨良師必興國;化育菁莪欣欣向榮棟樑茁壯中。」
八、協助善化區公所製作「善化鎮誌」,並為善化牛墟遺址紀念碑撰碑誌。
九、持續做善化區景點、古蹟解說志工。
十、撰「荒漠樂音」(臺灣有史以來第一團民間西洋樂團,團齡10年,團員多達40多名,演奏18世紀古典樂曲及各國民歌民曲。對而後臺灣音樂貢獻影響至鉅)榮獲國際扶輪社3470地區獎。
十一、撰「遊珊瑚潭」榮獲南瀛文學獎。
十二、協助長田史子(日本作家)著作南瀛地區日治時期糖業員工生活田調工作。
十三、協助中央研究院製作「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出書,創中研院70多年來首次為庶民做傳記。
十四、協助佈置善化車站美化環境,以「善化車站」之名撰詩,立於車站門前。
十五、捐款「善化國中校友基金會」供作獎學金。
十六、2018年為外代樹(八田夫人)、中川外司(日本愛慕八田會長)撰讚美詩,置八田園區及二人故鄉。
十七、2018年敦促企業家(林昭圍)在善化糖廠創設「沈園」紀念「臺灣孔子」撰碑文。
十八、2019年為已故善化人瑞孫江淮編著其後半段生涯行誼-「悠然」。
十九、編輯其自1998年至2020年簡報文集-「雪泥鴻爪」。
二十、2019年3月引領善化國中校長赴臺北、高雄向校友募捐獎勵金。
感言:
我於民國91年屆齡退休,之前看到許多退休人員衰老得快,考其因乃退休後生活樣式遽為改變一時不能適應,因此自擬退休後不改生活樣式。
每天清晨到校維護師生交安,晚間為棒球隊學生輔導課業,又積極投入製作地方文教期刊專書,景點解說。93年自費帶臺南縣少棒隊赴中國廣州榮獲第三屆亞洲少棒比賽冠軍等志工服務。本為維護自己健康及與人為善,博得一點心悅的回響耳,不期於97年獲得第三屆「教育奉獻獎」殊榮。秉持「人生即服務」,於100年為感念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及水利工程(當時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造福嘉南生民亦充裕國計的恩澤,爭取將「南117線」(在該水庫旁)易名為「八田路」。並將命名緣由以詩作為之立碑,頗獲海內外人士首肯。很僥倖的於今又獲「教育奉獻獎」,撫獎之餘,藉此聊申寸衷。
一、十年志工,不算短的日子,全仰仗內人全力支持,使我無後顧之憂。她的辛苦,令我銘記於心。
二、從事志工每天早起有益健康,使我體力充沛從事志工,而獲友誼、受尊重,身心蒙益,生趣盎然。
三、退休人員的才學與經驗,為其一生最成熟的階段,為社會寶貴的才智資源。政府應善加誘導,使之蔚為國用。
四、建請政府建立(可立法)志工制度。參酬先進國家的志工規章,推展志工風尚,營造優質社會,置國家於無疆之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