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鏡禎
學歷:國立臺灣教育學院學士
經歷:教師
現職:臺中市西屯區永安國民小學教師
周鏡禎先生民國69年畢業於嘉義師範專科學校,分發龍井鄉龍津國小服務,擔任級任導師,並訓練學校樂隊及合唱團,引領學生進入音樂的殿堂享受音樂的美好。民國78年在國立臺灣教育學院(彰化師範大學前身)輔導學系進修取得學士學位、民國82年完成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40學分班進修,並將輔導的理念技巧應用於班級經營及行政工作上,頗具特色。
民國81年之後陸續在臺中市黎明、南屯國小服務,並先後兼任教學、事務、訓育組長職務。民國85年轉調永安國小至今已二十餘年,歷經各處室主任職務,協助教師專業成長,營造溫馨校園,執行教訓輔三合一、參與921震災復原、SARS防疫、校務評鑑、總統蒞校訪視,協辦80、90、100週年校慶活動等。在教學上秉持教育熱誠,以發掘學生潛能為要事;在行政工作上,以邁向優質校園為職責,克勤克力,備受肯定。
|
鄭人榮
學歷: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系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臺中市太平區建平國民小學校長
鄭人榮先生現為臺中市太平區建平國小校長,臺南縣人,嘉義師專畢業後分發至臺中縣,一直就在縣內服務,迄今40年頭。從教師、主任、校長一路走來,樂於工作,深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重大,時時不忘提醒自己,保有純樸、誠摯、踏實、知足、惜福、感恩的教育初衷,一路走來充實盈滿,感恩所有給予提攜、照顧的人,總是自我期許終身成為一位熱衷教育,願為教育盡心奉獻的教育園丁。從基礎紮根,發揮教育的影響力,期許自我時時學習,日日有所長進,天天創新求變,看著孩子個個成長,快樂就從這裡出發。
|
洪秀菊
學歷: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校長
現職:臺中市梧棲區中正國民小學校長
洪秀菊女士為梧棲區中正國民小學校長,民國69年畢業於嘉義師專,87年到臺中師範學院進修,96年再入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深造,並獲中國文學碩士學位。擔任導師期間指導學生參與合唱、舞蹈、科展、直笛比賽、國語文競賽、節奏樂隊等。民國87年帶領「小班教學實驗班」推動班親會、分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並納入戶外教育,期間並獲得海線36校的邀請,擔任週三進修講師。民國90年主任任內為「九年一貫海線示範中心學校」,91年獲臺中縣校務評鑑第一名,92年獲教育部「九年一貫標竿一百」。擔任瑞井國小校長期間:榮獲優良行政團隊,擘劃創造校園十大特色,並於104年獲臺中市第五梯次校務評鑑「亮點學校」及「行政管理」、「課程發展」、「教師教學」特優學校。民國106年起在梧棲區中正國小校長任內:推動校訂課程、活化教學、沉浸式英語、閱讀及品德教育並鼓勵教師參與教學卓越競賽,佳績連連,期間規劃老舊校園拆除重建等各項重大建設。
|
王嬌美
學歷:私立靜宜文理學院學士
經歷:教師
現職:臺中市中區光復國民小學教師
王嬌美女士為臺中市中區光復國小教師,臺南新營人,民國69年臺南師專畢業後分發到臺中市,先後任教於西屯區泰安國小及中區光復國小。四十年來王嬌美女士一直擔任低年級教師,深感啟蒙階段的重要性,盡心教學外,常會利用放學後的課餘時間,為家庭失能或弱勢的學生做補救教學,讓他們能培養正向的學習態度,更有自信、快樂、安心的學習。教學之餘,也積極參與童軍活動,將所獲得經驗運用在班級經營上,讓教學更活潑化,教室氛圍融洽,親師生互動佳,多年來成效不錯。長久以來,王嬌美女士也擔任實習輔導老師的工作,將所知所學及寶貴的教學經驗,毫無藏私地傳承給年輕的新生代,盼望教育界的生力軍,除了具備教育專長之外,更重要的敬業態度更是不可或缺,薪火相傳,為培育教育的專業人才盡棉薄之力。四十年如一日,王嬌美女士深信用心關注,用愛澆灌,只有在愛的溫度裡,教育才能成功。
|
許秀芬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學士
經歷:教師、組長
現職: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教師
許秀芬女士為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地理科教師,臺南市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畢業。民國69年分發至高雄縣立甲仙國民中學任教,並擔任指導活動秘書及女童軍團長;民國72年介聘至臺南市立安順國民中學擔任導師;民國77年再介聘至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任教,並擔任導師及生活教育組長迄今。
歷任導師及生活教育組長,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並將學生父母視為最重要的教育夥伴,並鼓勵孩子勇於嘗試,凡事「自己來」,讓教育為學生參與生活做準備。鼓勵學生勇於面對挫折,讓挫折成為人生入味的甘草」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教學生涯中。
|
陳昌誠
學歷: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士
經歷:教師、主任
現職: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教師
楊祖漢先生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哲研所合聘教授。先後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歷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及中央大學中文
系教授、系主任及文學院院長。又為國內重要的哲學雜誌《鵝湖月刊》、《鵝湖學誌》的創辦人之一,曾任《鵝湖月刊社》社長、主編;《鵝湖學誌》主編。學術研究以宋明儒學、朝
鮮儒學及當代新儒學為主,主要著作《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中庸義理疏解》、《儒家的心學傳統》、《當代儒學思辨錄》、《中國哲學史》(合著)、《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
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續編》、《近思錄導讀及譯注》(合著)及學術論文數十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