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祥
服務學校:新北市板橋區板橋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創新校務經營,提升教育效能。
二、課程教學領導,發展教師專業。
最高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教育是培育人的善業,學校是修養品性之場域,透過親師合作,開展多元智慧,讓孩子個個有舞臺,人人有成就。
經歷:
新北市五寮國小校長
新北市永吉國小校長
新北市資訊輔導團召集人
新北市候用校長、主任儲訓輔導校長
新北市品德教育推展委員
榮譽事蹟:
學校經營創新卓越,榮獲教育部104年度校長領導卓越獎。
校務及課程發展有成,榮獲臺北教育大學第20屆傑出校友。
新北市資訊輔導團召集人,獲聘資訊及科技教育諮詢委員。
擔任108學年度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委員會。
完成板橋國小校舍改建,榮獲新北市106年度總務有功人員。
獲邀擔任新北市候用校長、主任儲訓班輔導校長。
板橋國小榮獲新北市體育有功學校、體育有功人員共5人。
五寮國小及永吉國小任內皆榮獲教育部品德績優學校。
發展「竹香蝶影客家情」課程,榮獲新北市教學卓越獎特優。
推廣客家文化,榮獲「臺北縣客家文化貢獻獎」。
教育精神:
一、品德教育是全人教育之基礎工程:品德教育乃兼顧知善、好善與行善之全人教育。為此,學校全體成員應強化品德核心價值,指導學生循序漸進落實生活實踐,方能點滴累積成效,形塑孩子合宜價值觀。
二、啟發學生多元智慧,讓孩子不僅是「之一」更是「唯一」:「教學是門藝術,強調個別差異」。每一位學生均具備多元智慧,教育歷程應重視智慧及潛能的啟發,並誘導其適性發展,展現獨特的才能。
三、從孩子的視野出發,校務活動規劃要符應孩子需求:「與孩童接近的人,才能對孩子的教育作最佳的決定」,校務發展及學校活動規劃,應該蹲下來聽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其學習需求。
四、學生是老師的鏡子,教育人員應不斷反省成長:「學生就像一面鏡子,直接而毫無修飾地反應老師教學的一切」。當學習成效不彰時,老師要深入探究原因,學生有良好的學習表現,才能顯示出教師的功能及專業。
五、讓家長和學校共同成為孩子的貴人:教育是學校與社區家長共同合作結果。教育的鐵三角—教師、家長、行政需緊密結合,構築創新卓越、專業合作的優質學校。
得獎感言:
38年前擔任教師的父親,帶著我後山花蓮師專報到時,勉勵我認真學習的話─「良師興國」;之後初任五寮國小校長時,父親耳提面命「要當好校長,才能有好學校」這兩句聽似老掉牙的話一直影響著我,當沉浸教育越久越能體會老人家的語重心長。
進入教育職場是我這一生最正確的選擇,認真工作同時行善積德。在擔任校長的過程中,受到許多人的一路支持和協助,才有辦法在千頭萬緒中理出最佳的經營方式。許多人認為文化不利的因素是阻礙教育推展的巨石,卻忽略掉改變固著思考模式、運用團隊及創意方法,可以讓教育蓬勃、處處驚奇。在五寮、永吉、板橋三所學校經營上,我一直掌握此項原則,運用「新」思維和策略,讓學校團隊合作經營,善用社區資源和當地特色,開創出「創意治校」的教育新典範,帶動學校社區躍動起來,更讓學生充滿活力、散發光彩。
義祥非常榮幸獲得教育界最大殊榮,我也深刻了解得獎的背後是非常多的力量共同支持與努力,教育之路雖然辛苦卻也充滿希望。在每個學校,總是會和老師專業成長、和家長成就孩子、和學生歡笑悲喜。不論遭遇何種難關,都有志同道合的好長官、好夥伴相挺。得獎灌注了更大向前的動力,我必定會一本初衷投身教育,盡己所能開創學校最繽紛的風華,讓鍾愛的孩子們展現燦爛、自信的笑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