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杰
服務學校:桃園市立建國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資訊融入特教,科技教輔具創發
二、特殊教育農園藝課程發展與教學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教育理念:「教育之道無他,為愛與榜樣而已。」願精進所學,奉獻所有,與大眾分享資源,和有緣相遇的學生攜手前行。

經歷:
桃園市立建國國中啟智班教師及導師
桃園市立建國國中特教組長
桃園市立建國國中特教班資源網管理員
桃園市立建國國中特教班技藝教育農園藝職群輔導教師
桃園市科技教育及自造中心成員

榮譽事蹟:
85年起建置特教教學資源網站,無私分享自編教材及線上教學。
克服視覺障礙,自學資訊知能,89年獲資策會「資訊向日葵」獎。
教學中精進教學,以特教生所需設計教材教具及媒體,獲獎無數。
不棄進修所學,多次申請教學研究案以爭取資源,實務與專業兼具。
履次提出競爭型計劃,爭取HP、教育部等資源,擴充特教軟硬體。
豐富教學內涵,與業師合作開設特教班技藝教育農園藝職群課程。
應用網站進行分享外,更應用研習,特教組期刊及FB來推廣所學。
92年及105年兩度獲教育部「優良特教人員獎」,仍持續努力。
不自滿於受獎,106年加入自造中心為找不到輔具的孩子而創造。
因設計籃球機及受獎時與視障生的互動等事蹟,多次登媒體版面。

教育精神:
簡單的一句因材施教就是面對特教生時的基本精神,太熱了不會說,要先處理溝通的問題;注意力不足,就要找到方法讓他更專心;基本能力不足,要怎麼學會開窗戶和擦桌子;不會從1數到5,要怎麼學會用錢呢?教師必須針對孩子的需求來給予教學。
Vygotsky的鷹架理論則是常用的策略,找到學生的起點能力再設定目標,其間為學生搭橋,讓他順利達到目標,這中間需要的武器要夠多、夠厲害,在實戰中才能派上用場,思考了組內老師具備的能力,烘焙、縫紉、音樂、美術等,都有老師爐火純青,為了讓組內的武器庫更多樣化,以便戰勝各種敵人,達到因材施教的理念,選擇大家未曾涉足的資訊,事實上是學生成就了教師。第一次看到孩子使用自己設計的線上CAI學會算錢,更堅定繼續投入的決心;多問了園藝老師幾個問題,就這因緣下,得到農會的網室;因為做了紙箱籃球機,加入了自造中心。未來將不斷淬煉這三把劍,更期望能分享這些資源。
多年來的觀察中,不少老師都在重編同樣的教材,如六大類食物,而不是改編,中間花費了很多可貴的時間及精力,建議設立中央級的特教教材中心,統整教材資源,提供老師依學生能力改編,縮短教材準備時間,進一步的提升特教服務品質。

得獎感言:
很榮幸能代表學校參加國家師鐸獎的評選的活動,身為特教老師為特殊學生服務是我的福份。因嚴重視覺障礙,求學走得艱辛,感恩ㄧ路上協助的老師,讓我從最後ㄧ名保持人到現在可以站在國家舞台上接受表揚。因為同為障礙者,更能體會其中苦,也因為深刻苦過,使命感越大,全心投入工作方能不枉此生。
生性駑鈍,但兢兢業業,夙夜匪懈,持續努力著,25年除特殊教育以內化為內功心法,後天習得三把刀,資訊、農園藝及自造教育,能有如此大、如此多能力的躍進,感恩前人帶路,感恩同仁協助,滿心感激。
我身為基層的特教老師不算大人物,但一路以來努力為「弱視」的自己及「弱勢」的學生努力出一片不同的特教風景,我以自己身為特教老師為榮,今日非我一人力所及,願將得獎的榮耀歸功建國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