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英
服務學校:臺中市北屯區大坑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數學領域教學方法與教材的研究與創新
二、語文領域的書法教學
最高學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學系博士
教育理念:教育工作是「志業」,除以高道德標準自我要求外,更期許具有「乘風破浪、航向目標」的熱誠、膽識與堅持。
經歷:
臺中市市立成功國民小學校長
臺中市市立大坑國民小學校長
雲林、苗栗等縣市主任甄試口試委員;臺中市教師甄試的口試及試教委員
臺中市主任儲訓班輔導校長
國教輔導團社會領域副召集人
榮譽事蹟:
以「大坑蘭心夢 愛Action」獲108年全國教學卓越金質獎。
以「大坑蘭風~藝啟旅行」獲107年全國教學卓越「佳作」。
獲教育部營造空間美學暨發展特色學校「優等」2次、「特優」1次。
106年臺中市品德教育標竿學校及低碳學校認證雙獲「銀質獎」。
105年度獲臺中教育大學行政類傑出校友獎及臺美生態「銅質獎」。
106年「大坑蘭風起」課程獲臺中市學校亮點計畫「優等」。
105年「跳舞蘭圓舞曲」課程獲臺中市學校亮點計畫「特優」。
104年度臺中市教育行政組優良教育人員。
88年度臺中市體育績優人員、101年教育部全國體育績優學校。
99年臺中市友善校園優秀學務人員及91年臺中市特殊優良教育人員。
教育精神:
從事教育工作深覺所面對的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堅信每個人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是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卻需要漫長的等待。孩子需要被細心地呵護,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慢慢地看著他長大,這就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也相信自己理念的指引,或許這顆種子永遠都不會開花,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尊重生命開始,對應了泰戈爾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使人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開始,也就是讓學生擁有「我在乎你的感受」的同理心境。一位日本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培養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這種情懷就是讓孩子在乎生命所擁有的情懷。否則,即使孩子在試卷道德評分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價值。
與孩子的互動中,常告訴孩子唯有努力,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拚命的自己。只有堅持這陣子,才不會辛苦一輩子。創造多元學習場域,有趣學習教材,豐富學習經驗,是孩子給予最直接的回饋。
得獎感言:
回首總讓人覺得時光的飛逝,36年教職生涯是我半輩子生命價值的實踐,剛任職時把教書當作職業,當教育成為志業時是人生經驗的累積與心境的成長與轉變。生命的價值不依靠掌聲,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本身對自我存在意義的實踐。得獎是一種鼓勵與肯定,所謂能入公門好修行,我把教育視為天命是感激36年教職工作順遂,在面對挫折、兩難抉擇,擇善堅持的過程中,因為對教育熱誠的堅持,相信自助、人助而後天助,才有貴人適時出現相助的信念而總能凡事迎刃而解。我更心存感謝一路走來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讓我在校務的推動發展上能夠事事順遂。
世界上唯一能永無止盡燃燒的,是夢想。德聖導演曾說:「集合眾人成就一件美好的事,就是最棒的工作!」能支持我在教育之路繼續走下去的,是陪著我往夢想路上走的這一群人;人生幸福之最,是有機會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享受付出的過程,也一起分享成果。初任校長在所歸屬的團隊成功國小及調任的大坑國小,每位老師都願意給孩子更好的成長與學習!我很感恩學校老師的配合,當「遇到挑戰或難以溝通的情境,願意用正向思考態度面對,能夠盡人事聽天命,未盡全力前,不輕言放棄!」,每位老師主動付出關懷和愛,願意給孩子學習機會,讓學生的人生有轉變的契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取得超越與成就!
最後我願把這項榮譽獻給我們教育工作環境團隊的每一個人!感恩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