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嘉
服務學校: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閱讀素養教學及課程建構
二、輔導,具諮商心理師證照
最高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
教育理念:在落地之處,開花:堅守偏鄉教育。即便落腳旱地,只要有愛,利他耕耘,便能開花結果欣獲美善。
經歷:
彰化縣廣興國小校長
彰化縣政府教育處學管科課程督學
彰化縣文德國小主任、組長、導師
國家高考三級專技諮商心理師
彰化縣「全縣精進教學計畫」主責撰寫人
榮譽事蹟:
帶團隊參加教育部教學卓越獎,108年金質獎、105年佳作。
領學校轉型獲選教育部特色學校107年特優、105年優等。
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100年、104年與107年,共計3次。
獲頒教育部閱讀個手推手獎、天下雜誌閱讀典範教師。
優化閱讀環境,獲109年「教育部全國最美共讀站」獎座。
帶領團隊獲「2019親子天下創新教育100學校」肯定。
獲KDP國際認證獎:創新教學類特優、學校經營類優等。
獲頒佛光山三好校園、Franz和國泰基金會計畫獎助學校。
指導學生國際網界博覽會競賽,獲白金獎2次、金獎2次。
榮獲彰化特殊優良教師金質獎,100年、109年共計2次。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堅守「愛缺」的所在,居山臨海陪伴弱勢,實踐偏鄉教育理想。
(一)承諾孩子穩定的關係,堅守偏鄉教育場域。深知「教師流動對於偏鄉教育的傷害甚鉅」,所以即便家人皆在高雄,但打從分發,即執意委身偏鄉服務近16年。
(二)看見「谷底」的孩子,努力挹注個人及外部資源。偏鄉經濟弱勢家庭比例居高不下,所以不管擔任老師、行政或成為校長,關注的仍是如何取得各方資源,照顧孩子身心需求,鼓勵孩子求知求善,永不放棄。
二、教學方法:用閱讀打底增權寫作和表達,授予舞臺,讓孩子翻轉跳躍帶出高峰經驗。
(一)深耕外展:落實閱讀,給出迎向卓越的載具。打造「閱讀綠洲」,親自規劃或從事教學,拔尖扶弱,帶起每一個孩子。
(二)行腳筆耕:以國際網博讓孩子崢嶸、跨步! 以卦山生態為教室,激發孩子感官、走察書寫,並將「閱鄉寫鄉」成果予以發表。把「願做大」,增權充能,讓學生在「國際賽」上自信發光!
(三)成為拭淚者鼓舞人:以諮商專業投入服務,纏裹傷處和破碎。擔任認輔教師6年,兼任輔導教師4年。持續委身社區及他校親職教育,從源頭把關。
三、教學建言:用教育給孩子必要而充份的支持,讓其有依有靠,有信心成就更好的自己!
得獎感言:
一、投身教育是為報恩和償債。我來自工人家庭,父母親皆只有小學學歷,欠缺家庭資源以應發展。然而,求學階段,一直有良師扶持,讓我能在半工半讀中完成師院學業,順利到小學任教,爾後還能在彰師完成博士學位,取得「諮商心理師證照」。我沒有落入窮苦人家「階級複製」的循環,不是因為個人努力,而是因為生命際遇,讓我在求學歷程中不斷取得機會和資源,讓我擁有向上晉升的助力。成為老師,我一直牢記這些恩情。一直期許自己可以忠於所託(上天),看重自己的使命,也能創造向上提升的循環。
二、做大偏鄉教育的影響圈。偏鄉因為多係單親或隔代教養家庭,所以孩子放學回家後若不是疏於照顧、流落在外,不然,就是祖父母無力管束,不少孩子無法完成基本作業要求。我過去透過每年開辦「寒暑假營隊」、「夜光天使點燈計畫」和「社區多功能課程」,讓弱勢孩子每天皆有課程學習。因為提供餐食,孩子的營養也照顧得較為周全。這16年來,即便成為校長,我也堅持要籌辦「平日12小時全日照」和「第三學期」課程,不惜自己逐案申請也要運作。因為我自小曾經困乏,也明白「學校教育可以彌補家庭虧欠」這件事有多真實。我需要成為一個「倡議者」也是「做實事的領導人」。
三、偏鄉教育是我的起點也會是終點。在廣興成功扭轉廢校命運,幸被提報師鐸獎評選後,所有家長和委員都在詢問「你會調走嗎?」「每天通勤車程2小時,你初任3年任期已到,要調走嗎?」。我的回覆皆是:「《偏鄉振興條例》已過,我會做滿3任。因為我對偏鄉教育是有責任的」。獲得師鐸獎,不是我個人調動自抬身價的籌碼。它的意義將是「偏鄉教育的重要被看見、被珍視」,能成為一種「呼籲」,號召更多人在「愛缺」的所在持恆委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