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幸君
服務學校全稱:臺南市立大橋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兼導師
擅長領域:一、國中綜合領域輔導科課程與教學
二、青少年輔導工作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
教育理念:在生活中認識自己及開展全人;社群中建立正向連結,彼此理解與尊重;環境中珍惜善用資源,與世界共存共榮。

經歷: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綱國中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計畫,綜合領域諮詢委員
國教署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108學年度種子教師
臺南市立大橋國民中學教師
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教師
臺北市立永吉國民中學教師

榮譽事蹟:
教育部課綱國中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計畫,綜合領域諮詢委員。
國教署生命教育專業發展中心108學年度種子教師,國中課程組。
教育部分科教材教法專書編輯計畫,國中綜合領域專書寫作團隊成員。
97至107學年度參與師資培育擔任綜合領域教育實習輔導教師。
104至108學年度擔任臺師大及成功大學師資培育課程講師。
104至108學年度擔任臺南市國中生志願選填試探輔導研習講師。
102年至104年參與臺南市學生輔諮中心生涯課程發展並擔任講師。
獲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薦送教育部106年度友善校園獎傑出輔導人員。

教育精神:
一、教育現場每一個有效的「教」,其中必定包含「學」的耕耘
教師是促發學生學習的重要媒介,自身增能與充實是一切的基礎,因著時代的變化速度,也因著要教學生去面對未知的將來,身為老師,唯有持續學習與成長,保有彈性與視野,才更能引導與陪伴學生,使彼此都在教學相長的路上探索前行。
二、不是改變學生成為老師想要的樣子,而是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放下教師本位思考的執念,更應該做的是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本質與價值,鼓勵與支持學生往適合自己的方向去揮灑青春,嘗試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與貢獻的施力點,付出努力去達到自己所定下的目標及至夢想,在成就自己的過程中也能成就他人。
三、在無力與挫折之中,仍然選擇懷抱希望
教師每天頻繁互動的是一個個獨特且尚在成長中的學子,多元觀點與立場的交流是校園生活日常,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激盪與磨合,深知自己耗損的不僅是體力,還有理念與熱忱,老師也是人,也有疲憊灰心的時候,除了夥伴與家人的情義相挺,在難題與困境中,終將考驗的是自己背後的教育哲學及信仰,而澄清後設思維是必要的,若明白自己為何而教,即使看見了人或環境的限制,仍能有所堅持亦懂得放下,試著相信且盡力於每一個可能。

得獎感言:
這個獎項是我人生中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意外。因緣際會之下,我至少轉換了三所服務的學校,認識了許多的人,經歷了許多的事,不論是學生、家長、同仁、主任及校長,從你們的身上我得到的不只是幫助和鼓勵,還有挑戰、刺激與衝擊,是你們讓我有機會更加看清與凝望真實的自己,感謝你們成就了我。
我的心思意念,我的言語行動,呈現了我的優點卻也同時顯露出我的不足,即使教學資歷不斷地累積,至今卻仍帶著對教育核心問題的疑惑,我是一個老師,一個母親,也是一個公民,我對學生有責任,對家庭有責任,對社會也是,立足於現今的世代,幾乎已經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被奉為圭臬,那麼我應該傳遞給學生的、孩子的、社會的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價值與信念更值得去守護與實踐?時間一如往常地流逝,過好每一天的日常卻是最難能的堅持,在成功、挫敗、歡笑與淚水交織的生活中穿梭,如何始終不忘記自己是誰,該往哪裡去,然後做出一次又一次恰如其分的選擇,看著仁人智者的足跡,我想著或有一天,我的日常也將得以回應我所追尋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沒有我的母親,沒有今天的我,您是全世界最能包容我的人,給我自由闖蕩的空間,當了媽的我,才深刻體會到您有多麼不容易,謝謝您,我可愛的媽。還有,一路上陪伴我的至親家人、換帖好友、心靈導師,謝謝你們,因為有你們的愛,我才能有勇氣面對那曾經我以為我無法面對的一切。最後,我要謝謝自己,努力堅持到現在,加油了,未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