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源忠
服務學校:國立員林高級中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學校行政領導與經營實務
二、數學教育課程與教學
最高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博士
教育理念:學校經營「有中求變、 變中求益、益中求精」;學校成員互為主體、社區共榮共享;讓學生得以多元適性發展。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
教育部實驗教育審議委員
教育部科學班訪視委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傑出校友
榮譽事蹟:
用心奉獻教育工作,多次榮獲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等最高榮譽獎項。
協助教育部政策與法令推動,承接多項委辦計畫及諮詢委員。
擔任首屆12年國教免試入學主任委員,推動108課綱不遺餘力。
榮獲教育部服務學習獎勵,並運用於學校教育現場推動服務學習。
帶動校內師資發展特色必修課程與服務學習活動,獲教育部肯定。
關懷弱勢及身心障礙學生,尋求資源添購設備、協助同學安心求學。
鼓勵學生具備國際視野,積極推動學生國際新聞製播、簽訂姐妹校。
推動新住民子女教育不遺餘力,提昇其多元學習及自我認同。
鼓勵學生多元藝文創作成果豐碩,落實適性揚才理念。
首屆人權教育資源中心主任,將民主及人權多元價值深耕校園。
教育精神: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老師是學校的靈魂,學校的發展與校務的經營,需要全體師生共同的推動與落實。未來的學校勢必會朝「民主化」、「提昇競爭力」、「培養學生國際觀」、「追求公平與卓越」、「發展資訊與科技」、「重視社區及家長的參與」的方向發展。校長身為學校發展的領航者,自應以身作則藉由:一、型塑民主、和諧與溫馨之校園文化;二、合作分工、高效能全方位之行政團隊;三、落實生活教育、培養健全人格;四、涵養學生博雅學習、並具國際觀瞻之全人教育;五、規劃多樣化課程與設計創意教學,發展多元教學;六、強化教師專業知識能力,形成典範教學;七、加強學習輔導、落實生涯規劃,以達「適性揚才」之目標;八、幫助弱勢學生,展現教育公平正義;九、建構校園永續發展文化與優質教學環境等具體策略與作為,達到民主決策、效能行政、專業教學、多元學習、關懷輔導、卓越成就、全人發展的教育理想。
得獎感言:
在人生道路上,得獎好似路旁不期而遇的花朵,它給我們意外的驚喜,是驅策我們向前追尋的動力。感謝這些年來曾經或正在一起共同打拼的教育夥伴與同學們,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才讓我有機會代表你們拿這個獎。記得閱讀與彼得杜拉克齊名的管理思想家,查爾斯韓第【你拿什麼定義自己?】一書時,讓我聯想到天津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久遠的佛門寺院「大悲院」中,大殿額樑上一個匾額書寫著四個大字:「來此做甚?」。我們到底來此做什麼?有什麼是我們必須要完成的?如果人生在世都是乘願而來,那什麼是我們一生中要努力的功課?如果有了清楚的答案,這一生才能夠不虛此行,甚至滿載而歸。韓第在書中告訴讀者要不斷的思考:我們珍視的價值是什麼?金錢、家人、工作在我們的人生中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學校組織的目的是什麼?是只為傳播知識給學生?還是成就更高的使命?「教育工作者是-對人的希望工程師。好的孩子不必我們操心;成就低的才是我們要努力盡心幫助的人,靠的是我們的良知,就如教自己的小孩一樣,學業、態度、生活規範都是我們教育人員的職責」。這是個人與學校同仁在校務會議分享的一段話。從近處看學校的生存,是教育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地方;從遠處著想,個人深覺每一位師長應將自己視為「從事教育的事業」,而非只是當作「教學的工作」,要能看得遠、看得廣、更要能自我反省與再學習,方能發揮團隊的力量,將學校組織效能推向另一高峰,來成就更多更優秀的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