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淑華
服務學校:宜蘭縣立員山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兼導師
一、啟發創意思考融入探究與實作課程
二、環境永續能源科學教學與競賽指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以實作融入開發偏鄉孩子潛能,開拓學生視野並展現獨特自我,並以拔尖扶弱的教育為志業。
員山國中導師、總務主任
臺灣科教館科學主題講師、科展講師、跨域計畫講師
全國能源種子教師、諮詢委員
原住民文化科學教育模組高階講師
宜蘭縣能源科技種子教師
擔任全國創客發明展指導教師、科學教育館能源課程講師。
開發V圖工具,撰作科展設計與實作專書,推廣科學探究活動。
獲得全國能源教案金牌獎、特色課程特優獎,分享所學擴大效益。
培育女性科學家,指導十位以上榮獲全國福爾摩沙女兒獎殊榮。
二十多年間持續引導全國各偏鄉及原民國中小發展科學探究課程。
發表十餘篇專論於臺灣化學教育、科學研習、科學教育等刊物。
指導能源相關課程,參與國際及全國能源實作競賽超過40件。
研發科教專案,持續超過二十年未曾間斷,通過補助30餘件。
創立假日科學營隊,培育數十位弱勢學生進入國立大學校系。
假日長期無償關懷清寒與弱勢學生,指導能源科技參賽屢獲佳績。
一、教學理念
教育可以帶給孩子希望,改變視野與未來,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是尚未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培育勝不驕、敗不餒的生活態度,內化飲水思源,感恩社會,回饋眾人之心。陪伴拉拔弱勢學生,鷹架成功經驗,讓其擁有勇氣與決心,並持續鼓勵學子及挹注資源。
二、教學方法
(一)適性教學策略,採取拔尖、增能或扶弱。「適性揚才」及「翻轉學習」的教育精神,以實作引發動機,利用適當教學工具與技巧讓學生樂在學習,並設計探究實作課程。
(二)探究實作課程,循序指導學生觀察實作和探究世界、發覺差異和找出問題、設計方法和解決問題、綜合分析和開創應用。了解社會與國際趨勢利用生活事例導入教學策略指導學生。指導學生參與科學相關競賽,利用合作學習與V圖等教學工具,提升自主科學探究能力。
(三)持續陪伴,延伸學生學習的深度、廣度與時間,利用假日科學主題活動長時間陪伴學生,以延伸實驗與參與主題式競賽方式,引導學生熟練實驗並發揮創意,設計符合不同需求學生的教學策略,培訓學生讓其具有創造力、領導力、與情境適應的能力,望其成為具科學素養之學習者。
三、教學建言:自發、團隊、共好全人教育精神。
感謝父母、老公、兒女的全力支持,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照顧學生,偏鄉教育是我志業,我希望能成為啟發學生學習動機、科學創造力,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中提升人文關懷,因此我長年辦理科學營隊、假日科學營等科學扎根與向上培力系列學習等活動、申請科學教育相關計畫、指導陪伴學生參與科學相關競賽並樂於分享科學教育推動心得。
最初我對「偏鄉科學教育」的經驗不足,因此於民國92年北上進修科教課程,讓我領悟有意義的學習才能讓生活知識與科學理論知識聯結。感謝臺師大科教所的全方位指導與各界提供教育資源,讓我能致力科學與環境相關課程的經營。感謝學校教師與行政團隊的包容,積極協助爭取相關活動經費與軟硬體資源,更感謝傅校長的無私,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到全國分享擴大影響層面,並與國小合作到校辦理科學相關營隊及帶領學生參加科學相關競賽,藉由營隊的實施讓國中生在科學相關能力持續提升,而每年科教專案審查教授的寶貴意見,確立我專注於課程教學的決心。一件事物的成功需要感謝的貴人真的很多,最感謝的是我服務的員山國中師生,讓我有機會也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貴人。
謝謝學生的陪伴,讓我持續致力於科學教育。感謝所有員山國中團隊的幫忙,使我在課程、實作的理念能夠被落實,感謝公婆無私幫忙帶三位兒女,讓我假日能夠無憂無慮的上課,感謝學生家長的信任,讓每個周末都有學生來學校陪伴我一起努力,二十多年的教學,超過五百位學生與我在科學競賽的場域一起堅持做科學與學科學,圓滿我培育拔尖扶弱人才與生命關懷志業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