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慧瓊
服務學校:國立金門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兼導師
一、教學設計與活動辦理
二、社群經營與團隊引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
看見學生潛力、啟發內在動能、引導多元呈現,打造讓學生發光發熱的舞台。
國立彰化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教師兼導師
高雄市前鎮區前鎮高級中學教師兼導師
國立金門高級中學教師兼導師
教育部中小學初任教師導入共學輔導員
擔任8個縣市、跨三級學校社群經營與課程設計講師
在地方裡認識自己的有效教學:教學卓越『金』質獎、『銀』質獎。
化輸入為輸出翻轉離島角色:分享課程策略與模組,跨8縣市逾30場次。
做開放且樂於分享的課程創客:行政院環保署創意教案徵選第一名。
以身作則帶動孩子的學習動能:國教院課程與教學創新教案優等獎。
跨部門跨領域的課程設計與執行:環保署十大傑出教案社會組第一名。
搭建得以讓學生發光發熱的舞台:教育廣播電臺、大愛電視台的採訪。
整合地方資源共編學習網絡:國立金門大學、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縣立金寧國中小合作課程產出。
持續開拓學生視野與思維模式:獲拓凱全國青少年高峰論壇最佳人氣。
陪伴與精進學生地理學科知能:奧林匹亞小論文與實察繪圖佳作。
跨島連結師生深度地方學術交流:舉辦多天跨校交流以激盪知識能量。
勇於承擔改變學生和教學環境的責任,也因應新課綱及學生圖像,透過課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學生藉由觀察產生好奇,產生問題意識,從中「省察」自身,找到定位;而後,在小組合作「互動」中,建立分析、論證、統整的能力,跨越被動學習的藩籬,產生企劃、行動,並能反思,突破離島的環境封圍,「開創」卓越。每個能力養能的環節都有相對應的教學策略和鷹架,提供任務引導學習單,進行資料梳理和統整,更設計大量且正式的發表機會,持續優化學生的敘事能力。
以關心且重視個體感受的提問設計出發,有脈絡和層次的持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的各種發展性和可能性,並建構達成目標有效的方法或途徑,陪伴學生在自我覺察、挖掘剖析,乃至決策與行動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的才能、熱情,更看見自己因為面對、思考與行動後帶來的成長與成就,養成更強大的學習動機與能力,且能更真實面對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未來。
啟動學生的內在動能永遠是最重要的事,要允許也支持學生成為想要的自己,身為老師要細心陪伴學生發想、修正和實踐自己想要的未來,過程中老師給予可遷移、可拆解的方法和流程,讓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想要去構築未來。
能成為一個快樂且勇於接受挑戰的老師,相當感謝老天爺讓我遇見林香吟校長和招家文老師,他們用身教讓我知道「老師可以做的事情比想像中還多。」,他倆大手牽小手的示範和賦能,讓我看見教育美好的風景和風範,無私真誠的對談和陪伴,讓職涯初期的我,就有機會思考和創造真正屬於自己、也適合自己的教育信念,亦因著這份信念在職場中充滿著活力。
每一次的教改,都需要相對應的變革,才能讓想要的未來實現,但或許是因為缺乏經驗,也可能是因為擁有的技能,讓我們沒有信心可以到達那個想要(去)的未來,總是要花很多的氣力盤點和討論,但面對種種紛擾和雜音時究竟還是要定奪,摯愛的林香吟校長曾經說過「如果確定這件事情10年後會有人感謝,那就值得做。」總能讓我的眼光更遠,心志也更堅強。是的,能成為一個快樂且有活力的老師,林校長無庸置疑是最重要、最美好的存在。教學生涯的第一個10年,感謝協助我不停進化的一切人、事、物。
在教學的第11年,從高雄調任金門高中,面對新的環境難免擔心惶恐,畢竟在過去的教學生涯裡,我有太多幸運和幸福,吳哲昀老師溫柔而堅定的一句話:「因為你是好老師,遇到的學生都會好。」,讓我知道我有能力創造自己想要的環境,謝謝吳老師和金門高中玩WAY金門教學社群的老師們,總是仔細聆聽我天馬行空的教學想像,然後給予建議和支援,讓想法落地執行,來金門的這七個年頭,不僅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面向,也讓我有機會梳理自己的經驗,化輸入為輸出,協助和陪伴其他教學夥伴更好。「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面對新課綱的挑戰和島嶼環境的封圍,我更努力實踐那擁抱挑戰,享受過程,設立目標,努力實踐的生活模式,以親身示範來感召並帶動孩子更多的學習動能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