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俊儒
服務學校:國立中正大學
職稱:特聘教授
一、科學傳播與公眾科學教育
二、大學通識教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大學教育的工作就是能夠帶領學生一起探索知識的內涵與社會的脈動,並進一步感受生命的價值。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總主持人
臺灣科學媒體協會理事長
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教授
南華大學通識中心、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108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96年度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國立中正大學理學院傑出校友。
國立中正大學研究特聘教授。
臺南市新東國民中學傑出校友。
106學年度國立中正大學服務貢獻獎。
科技部補助大專院校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105學年度國立中正大學傑出研究獎。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獎勵補助。
102學年度國立中正大學傑出通識教師獎。
黃俊儒教授認為大學教育者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一個是開拓知識的前沿,另一個則是培育未來的人才。所以一位稱職的大學教師,應該要在教學理念上具備三種特質:首先是永遠想要探究的動機,因為時代不斷在轉變,學生需要有更多的新知識來因應這些變化,因此教師也需要保持對於新事物進行探究的動力,方能帶給學生與時俱進的知識。其次是具有信念的滾動性累積,在一個明確的信念帶領之下,將相關的教研成果作有意義的累積與沉澱,所開創出具有規模及高度的教研觀點,才會對學生有幫助。最後是累積豐富而即時的回饋,因為學生的屬性變化快速,教師需要時常關照學生在學習心理上的轉變,例如透過設計教學回饋問卷、焦點團體訪談等,透過相關資料的蒐集來回應教學現場的改變,除了會讓教學與研究具備更堅實的發展基礎,也會讓老師看見許多過往自己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在這三種教學理念的引領之下,透過行動與問題解決的方式設計教學,是黃教授最常使用的方式,透過學習鷹架的搭建,讓學生成為更積極主動的終身學習者,這也是黃教授在大學教學現場一直秉持的信念。
感謝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所有跟我一起成長的學生,教學不是一場單人舞,因為有你們,所以才成就了這一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