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俊毓
服務學校:高雄醫學大學
職稱:校長
一、環境流行病學
二、環境衛生科學
美國耶魯大學環境衛生科學系博士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應待學生如兒女,無私地關懷、教導、輔佐與陪伴,望其成材,幸福美滿,貢獻社會。
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院長、資訊處資訊長
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校長
臺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
獲高雄醫學大學86年度績優導師及84、92年度優良教學教師。
榮獲高雄醫學大學90、92至99學年度研究傑出教師。
研究榮獲「陳拱北教授紀念獎」及「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榮獲107年度臺大公衛學院及109年度臺南一中傑出校友。
帶領高醫大獲教育部五次「品德教育特色」績優學校。
帶領高醫大連續四年獲教育部中央政府推動建立員工學習制度獎勵。
帶領高醫大獲教育部107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博覽會最佳實踐獎。
帶領高醫大獲教育部108年度藝術教育貢獻獎。
帶領高醫大獲2022年THE影響力排名 SDG3全球第9。
獲選2022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一、教學理念
楊俊毓校長時常惕勵自己:研究做不好,對不起自己;書沒有教好,對不起學生。向來秉持「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才」的教學理念,希冀協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實專業、清晰職涯規劃,瞭解生命意義、覓得自我定位。因此,老師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精進教學,時常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思「這樣教,學生有感嗎?」,在教學中建立教學相長的良善循環。
二、教學方法
(一)活化理解:
愛因斯坦說:「如果你無法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表示你對知識的瞭解不夠深入」,因此,楊校長常舉歷史故事或生活相關實例,以增加課程內容的趣味性,並增進學生的瞭解,這就是「能近取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
(二)教研並重:
研究才能增進知識的瞭解,楊校長的教學方法一直都是研究與教學相輔相成,以研究之心得提升教學品質,啟發學生對理論產生深刻的體驗,進而懂得運用。
三、教學建言
重視課程銜接的摘要引導。每次上課楊校長都先簡明扼要地引領學生回顧前堂課的重點。教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個方法促使楊校長反芻、再思考,如果無法扼要地講述重點,即代表所學仍不夠通徹。對學生而言,溫故方能知新,透過新舊學習的縝密銜接,才能貫串學習的完整。
能得獎,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父親。他從事基層國民教育45載,獲獎無數,曾二次膺選為臺灣省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前身),他的身教與言教深深的影響我,從事教職後,他對我的叮嚀,不曾忘記,我深信我的血液中流有與父親一樣對教育奉獻的熱誠與精神。一路走來,奉獻所學,致力於春風化雨的教育工作也已近37載,如今受到肯定,是我今生莫大的鼓勵與榮耀,亦可告慰父親在天之靈。當然,也要對一路走來,鼓勵我、愛護我、支持我、與提攜我的長官及家人,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