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上嘉
服務學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職稱:特聘教授
一、文化資產、傳統營造技術研究
二、形狀文法、設計運算研究
美國賓州卡内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建築系博士
「毋忘初心,堅持到底」,為國家社會培育所需的專業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並竭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
東海大學董事會董事、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教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雲林縣文化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嘉義市文化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雲林縣取得私有既成道路基金會董事長、臺灣建築史學會第3、4屆理事長、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第1、2屆理事長、雲林縣城鄉規劃協會第1屆理事長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雲嘉南分區召集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認證審查小組」委員、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建築教育認證執行委員會(AAC)」召集人、「認證委員會(AC)」委員、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顧問團」顧問、行政院「文化會報」委員、考試院「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典試委員、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實習課程績效評量作業計畫評量小組」 委員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空間設計(已改名:建築與室內設計)系主任兼所長、設計運算研究所籌備主任、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數位媒體設計系籌備主任、副校長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副主任、執行長,「技術校院統一入學測驗試務工作委員會」委員、總幹事
雲林縣副縣長、嘉義市副市長、雲林縣政府縣政顧問、嘉義市政府市政顧問、嘉義市政府環境景觀總顧問、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顧問團」顧問
教育部第5屆國家產學大師獎,人文、設計、藝術領域首位獲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107年度「產學績優獎」。
中華民國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
東海大學第15屆「傑出校友」。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101學年度「服務優良」教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師評鑑通過「永久免評鑑」。
文化建設委員會「協助九二一震災文化工作有功人員」。
國家科學委員會86-89學年度研究獎助(甲種)。
國家科學委員會79學年度代表作研究獎助(乙種)。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需要有崇高的理想,更需要無悔的堅持。邱教授服務教育工作27年,除了教學外,兼任或擔任行政工作亦長達18年,深刻體認到教學與行政同等的重要。一方面在教學上期許自己善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教育理念。邱教授始終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身為教師要像伯樂一樣,發掘學生的潛力、因材施教;「莫道是他人子弟,須當作自家子女」,把每一位學生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不求回報;鼓勵每一個學生「堂堂正正的做人,珍惜每一秒的學習機會,盡力每一個做事的崗位,感謝每一個身邊的人」。另一方面在行政工作上,則認為透過良善的行政規劃與作為,將可以成為教學上的重要後盾,並為教學提供良好的有利條件。因此,無論是擔任系所主管或者行政主管,只要是對教學有利的,無論是對老師或學生,都應該努力去做。即便在不同的崗位上,或許可以著力的面向不盡相同,但是只要願意付出努力,其影響可能都是深遠的。
在校園內如此,校園外的產學合作,及協助推動產業人才的培育與教育扎根,亦是如此,凡事必需一步一腳印,「毋忘初心,堅持到底」,才能為國家社會培育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猶記剛進研究所時,由於恩師的啟蒙而跨進傳統建築營造技術的領域,每次與匠司的對話及訪談中,不僅看到他們對工作的熱愛與智慧,心中總是充滿喜悅及感恩;但是又對他們面對時代的變遷,技藝後繼無人的感慨,充滿不捨。當時便一直心繫著,希冀有朝一日能夠協助填補這樣的斷層。可是當真正進入學校服務後,無論從事教學或研究工作,才漸漸體會到匠司們所面對的困境,遠遠超過想像;要解決文化傳承上的困境,亦非現有的正規教育體制可以解決。而是必須鏈結產、官、學、研、訓等多方的共同協力,從多元面向逐一克服,方能有機會突破。由於上帝的恩典及長官們的提攜,讓個人有機會除了教學與行政的歷練外,更藉由借調政府機關、統測中心的服務經驗,及產學合作計畫的持續投入,逐步邁向文化資產修復產業人才的復育工作。
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無論在學校的課堂上,或在協助文化部推動文化資產教育、傳統工匠的傳習養成與人才培育上,希望透過教育,為國家社會培育更多所需要的人才,一直秉持著相同的信念,將教育當作永遠的志業。教育是無私的奉獻,並不求任何的回報,「莫道是他人子弟,須當作自家子女」,鼓勵每一個學生「堂堂正正的做人,珍惜每一秒的學習機會,盡力每一個做事的崗位,感謝每一個身邊的人」,同樣自我要求,希望藉著自己身體力行,亦能善盡身教的責任。
得獎是對自我信念與工作的一種肯定,除了要感謝身邊的每一個人,特別是父母、家人、恩師、長官及所有與我為共同的理想一起努力的夥伴們,並與他們分享外,更期盼將它轉化成一股更大的前進力量,不斷策勵自己。但願所做的一切都俯仰無愧於父母,告慰在天上的母親,及恩師們的諄諄教誨與培育之恩。願將一切榮耀都歸給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