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嘉修

服務學校:高雄市立陽明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兼生活教育組長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擅長領域:

一、地球科學
二、野外考察

最高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地科研究所

教育理念:

輕易地當掉學生是老師的錯。

經歷: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生活教育組長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教師會會長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合作社理事主席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導師
高雄市國中地球科學資源中心負責人之一

榮譽事蹟:

協助IESO國際奧林匹亞活動。
協助指導科展獲高雄市共四次且獲獎四次。
協助指導科展獲全國共三次且獲獎三次。
協助指導全國科學探究競賽兩次且獲獎兩次。
獲選高雄市111年SUPER教師。

參與全國SUPER教師決賽。
教育精神: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在身兼多職,永遠都是超4以上的課務,再加上沒有任何加給及減授鐘點的地科中心,還能夠永遠保持正向積極?而且始終都是校內在於體育相關活動最活躍的教師之一的我,如何在課餘時間仍有心力?

我想地科系畢業,耐熱耐操忍人所不能忍,已經變成地科人的代名詞了。隸屬於自然科的學科,與時俱進是最根本的要求,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日新月異的科技,完全不可能故步自封的玩弄老把戲。

我認為再好的知識傳遞者,都需要對象願意接收訊息;而維持穩定的傳送效能,定期更新成了最低門檻。在這裡強調的維持及更新,並不單指學科內容的要求,而是關於一個老師傳遞給學生的心理素質。每個星期固定3~4天的運動加3~4天的重訓,是我的日常,而維持體態就是在傳遞一種心態。也因為我深知我需要大量的體力而努力維持,並非逃避而自怨自艾。雖然國中的知識對身為老師的我們,是粗淺的基礎概念。但要達到觸類旁通、信手拈來的教學廣度,則需要厚實的知識內涵。認知到這點的我,盡可能的把握學習機會,並努力維持自己內在動機在很低的燃點。這樣的自我要求就是身教,也足以令學生信服,而總括而言就是愛與榜樣而已。

得獎感言:

在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的時間內,如果我能有那麼一點不同於他人的小成就,就代表我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在更高的視野做想做的事情。當生活中的瑣事無法避免時,更多的自由時間就建築在別人的犧牲上,因此這一切最該感謝的人是老婆。能夠在每一次又被激起興趣、每一次又要花更多心力、每一次又有新的想法時,義無反顧的支持,是莫大的幸運。而本身的科目算是小眾,在全臺灣的國中裡,能夠有專業的地科老師,已是難能可貴。幸運的是能夠身處擁有多位地科老師的陽明國中,除了可以進行許多專業探討外,最主要仍是一直有個扮演榜樣的學姐—侯依伶老師,總是默默的走在前方,讓後輩能有依循的方向而不至於怠惰。因此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擁有不同於他人的理由,就是有學姐是幸福的。

我的母系—臺師大地科系常常被戲稱為跳板科系,是個沒有出路的科系等等,但真的是這樣嗎?每每在地震的時候、在颱風來的時候、在缺水的時候、在有天文特殊現象的時候,就會自動跳出在這些領域深耕多年的教授及師長們。謝謝母系培養我的視野,那不是一種短視現實的眼光,而是長時間關懷自然環境的執著;謝謝母系訓練我的韌性,每次有機會回系上時,都能充飽滿滿的能量去挑戰許多未知的未來;謝謝教授們的教誨,李通藝老師、葉孟宛老師、米泓生老師、陳卉瑄老師們,永遠站在前方當標竿。

感謝我所服務的學校,在人才輩出的環境,同事們不吝於指導與分享,成就屹立不搖的陽明。在此要特別感謝張永芬校長的厚愛,給予我最充足的後援並推薦我參與此活動。也非常感謝孟筠主任、建德組長、佳蒂老師、雯孆老師及博聖老師等,以及導師班的家長們,總是義不容辭的配合我的任性,讓我可以我行我素的完成我的人生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