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淑芳

服務學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兼輔導主任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擅長領域:

一、跨領域指導學生參賽,成效斐然
二、以學生為主體,創新教學及輔導

最高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研究所博士

教育理念:

成為改變學生人生的老師,成為學生一生不會忘記的老師。

經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輔導教師,生涯規劃科教學26年。
行政職曾兼任教務主任、學務主任,現職為輔導主任。
擔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臺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曾任南投縣「精進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推動小組」諮詢委員。
連續7年擔任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儲蓄方案輔導團輔導員。

榮譽事蹟:

榮獲2023IIP國際傑出發明家獎-發明國光獎章,獲總統接見。
獲2023IIP國際傑出發明家獎臺灣天才發明家獎,獲總統接見。
榮獲112年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服務獎,獲教育部長勉勵。
榮獲112年教育大愛菁師獎,獎金捐助雲林及南投偏鄉國中學生。
榮獲國教署112年度「績優教育人員」,獲國教署署長勉勵。
榮獲111年度杏壇芬芳獎、2024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
創發學習系統、防詐騙系統、校務分析,獲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
獲2022iWorld創意發明金牌、2022高雄國際發明銀牌。
獲著名國際發明展-波蘭國際發明展及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銀牌。
指導42位、116人次學生參賽,獲國際性全國性競賽共24獎項。

教育精神:

傾聽學生的聲音,等待他們準備好,他們就會用最美的姿勢飛翔。教學不應侷限在自身科別,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渴望學習的能力為指標,跨領域地指導與陪伴他們。不要求學生要完全準備好,才允許他們踏上舞台,更多時候,學生需要的是老師的鼓勵,讓他們在參賽時,透過交流與觀摩,看見自己的不足,然後回來繼續琢磨、努力。

學生的現狀不該是我們判斷他們能否有成就的依據,身為老師或許可以學習看見學生的亮點,陪伴他們去發揮既有的優勢,並對自己的劣勢無所畏懼,讓學生敢於推自己一把,去挑戰、自信地站上多元展能的舞台,追求無限可能。

「不是學生變得難教,而是身為教師的我們沒有亦步亦趨跟上他們。」身為教師,如果我們能看見學生的潛力,並以實際的行動支持學生勇於突破,學生就會驚喜地讓我們看見他們有多棒。指導學生時,盡力地將所有的參賽訓練融入學生既有的學習脈絡,不讓學生因競賽而偏離學習軌道,來爭取導師、家長及學生最大的認同。努力去看見孩子小小的改變動機,然後盡全力無限放大,「學生不斷累積小小的改變,終究帶來了許多令人驚喜的成功」,身為老師,應相信孩子值得擁有成功的機會,並期許成為改變學生人生的老師,成為學生一生都不會忘記的老師。

得獎感言:

在指導學生競賽、陪伴學生們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孩子們努力的模樣,常讓我感到非常動容也非常地驕傲,「他們這麼棒,到底誰覺得他們不夠好?」我心中常湧現這一句話。師生在競賽中一起學習、一起努力,面對第一名的榮耀我們不驕傲,即便不是第一名,我們也吸取挫折的經驗,檢討後再出發。參賽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多元能力,也拓展了視野,更重要的是學生逐漸累積自信心,敢於有夢想,敢於有企圖心。在大型競賽中,能與都市型高中學校並駕齊驅,甚至榮獲第一名,孩子們開始產生自我效能感,也摒除了外界及學生自身對非山非市學校學生能力不足的迷思,這也就是我心中所期待的偏鄉弱勢孩子的模樣。與孩子們一起學習、參賽,我總覺得是他們圓滿了我當一個老師的初心,所以我慢慢懂得自己身為一個老師,不只是想帶他們參加比賽得獎,我也希望在過程中,他們也能被自己及團隊夥伴綻放的生命力所感動,然後慢慢成為他們理想中的自己。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驕傲地發現自己成功改變了孩子的人生,能成為學生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老師,我感到非常的幸福。

感謝師鐸獎對我的肯定,感謝我成長過程中遇見的所有困難,感謝當年那些投入偏鄉教育的年輕老師們的鼓勵與信任,感謝家人的支持,感謝我的母親、手足及偏僻的家鄉-雲林縣臺西鄉給我淳樸、能同理、善解別人困難的特質,我也感謝北一女中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也讓我明白只有更加努力才能成就理想的自己,我將會把這份寶貴的人生經歷傳承給我的學生們。

最後,這一份榮耀謹歸於暨大附中及我暨大附中所有閃閃發亮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