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服務學校:國立清華大學

職稱:特聘教授兼校友服務與資源發展處處長

簡介
得獎感言
頒獎照片
擅長領域:

一、核子動力反應器工程與核電產安全
二、系統安全度與風險評估

最高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教育理念:

教學不僅是知識,是培養整合資訊、尋找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傳承的是老師的教學與生活態度。

經歷:

校友服務與資源發展處:校資長,財務發展組組長
秘書處:主任秘書,財務規劃室主任
總務處:總務長,環安衛生中心主任
學務處:學務長,副學務長,課外活動指導組組長
原子科學院院長,工程與系統科學系主任

榮譽事蹟: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 (民國83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 (民國89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導師獎 (民國99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產學合作獎 (民國100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 (民國101年)
國立清華大學教學榮譽教師(民國101年)
國立清華大學傑出產學研究獎 (民國110)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傑出貢獻「朱寶熙紀念獎」

教育精神:

教育是無私的付出,教學要有熱誠,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但更重要的是生活態度的傳承。工程有許多領域,一個特定工程領域也有許多不同的課程需要學習,走出教室後,學生可能真的就用不到該課程中的知識。教學與其說要學生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不如說是要學生培養整合資訊、尋找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長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可能還有授課老師教學的生活態度。

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在教學上,必須對學生有所要求,一個學習態度不佳,在學習上不盡責的學生,絕對不能姑息。老師在教學上要確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讓學生在選課前就有所選擇,放水的老師讓人感激,但嚴師讓人感念。若要嚴格要求學生,須嚴格要求自己,備課要嚴謹,才能站上講台;學生有問題時,要有充份的時間與學生互動。雖說是嚴師,但是待學生要有同理心,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傾聽他們的心聲,不能因為學生成績不佳就直接否定學生的一切。

師生是一種緣份,在人生的旅途上偶然相遇,學生對老師的記憶遠大於老師對學生的記憶,在兩人擦身而過時,老師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小動作,會不經意地造成深遠的影響,有些是善,有些是惡,師者不能不慎。

得獎感言:

參拾餘年的教授生涯,即將劃上句點。回首來時路,教授的四項職責:教學、研究、輔導與服務,教學三度獲得校傑出教學獎,輔導獲得校傑出導師獎,研究二度獲得傑出產學合作獎;能在退休前獲得教育部師鐸獎,肯定多年來在服務上的付出,應該是圓滿了。遺憾的是,服務佔據太多的心思與時間,無法在學術上留下足跡,愧對二所畢業名校的令譽。

一個大學的順利運作,學校行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校長決定了學校的方向,要有行政部門的執行,才能推動前進。臺灣的教育體系,行政部門主管都由教授兼任,不具相關專業的兼任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學校與教育部都強調大學的研究與教學績效,而能夠增加學校知名度與國際排名的只有研究成果,想要在教育界揚名立萬,專注研究是不二的法門。幾句話,送給有心在大學從事行政工作同僚們;學校行政工作的順利推動,確實有成就感,從事行政工作,需要某些人格特質與能力,踏入行政工作前,最好在教學與研究已初步嶄露頭角,日後才有更好的發展。

職員們說學校的生態可以用神仙、老虎、狗來形容。教授是神仙,學生是老虎,職員是狗;其實學校還有一群連狗都不如的辛苦人,那就是兼任行政職的教授,這也許是自我消遣與調侃的話,但未嘗不是遇到挫折時,午夜夢迴的心聲。

感謝過去貳拾餘年,六位校長的信任,邀請我擔任行政工作,得以走出研究室的象牙塔,結識了許多優秀職技人員,也接觸了更多不同領域的教授,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留下了許多回憶,不見得都是美好的,但都絕對深刻。「一將功成」絢麗的背後,總有枯骨。感謝與我共事的同仁們,能夠容忍我的霸氣與看似 (也許是真的) 無理的要求。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漫步在清華校園中,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