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芳

高淑芳

服務學校
國立聯合大學
職稱
護理教師兼任學務處衛生保健組長

擅長領域

健康家庭與性別教育
壓力與適應

最高學歷

生涯發展與規劃

教育理念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暨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

經歷

三軍總醫院護理師
國立聯合大學學務處護理教師
國立聯合大學學務處兼任衛生保健組組長

榮譽事蹟

113年「教育部中區大專校院友善校園獎」~傑出學輔主管獎
112年「教育部青年署大專校院職涯輔導成果評選」教學類金等獎
112年「教育部全國大專校院職輔心得競賽」指導學生獲評審獎
110年「教育部大專校院學校衛生工作績優人員」績優衛保組長
109年主辦新冠防疫業務,記功一次
109年「衛福部年輕族群場域菸害防制工作計畫」優等獎
107年「勞動部青銀交流‧世代共融全國青年提案競賽」第二名
103年「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績優人員」績優人員獎
99年「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學校衛生績優人員」績優人員獎
97年「教育部獎勵各級學校性教育績效優良獎」教師類銀質獎

教育精神

觀察Z世代(又稱「數位原生世代」,即84-101年出生大學生,習於網路虛擬世界學習、欠缺支持性人際關係的建立,面對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時代,「教學理念」包括:

一、生命應「思源」,回溯家庭功能,重整家人關係:增進大學生與家人對話,規劃課程作業,例:從你父母親的婚姻相處中,你看到什麼是可以學習的﹖什麼是將來引為借鏡或可以避免的?將分析融入課程,公布於課程網頁分享。

二、生命存「缺陷」,仍實現生命的意義:紅絲帶基金會愛滋感染者以生命故事,提醒學生落實安全性行為;為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將苗栗縣脊髓損傷者協會講師進入校園,與學生展開生命對話。

三、生命不留「遺憾」,勇敢踏出舒適圈:引入青發署計畫資源,邀請青年達人分享壯遊臺灣、社區行動、政策參與、志願服務主題,鼓勵學生見賢思齊。

「教學方法」結合五感體驗學習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肢體運動),取代傳統講授方式;推動與本校樂齡大學合作,促成與銀髮族代間學習,學習生命的智慧。

「教學建言」老師引領學生朝學習資源連結,以降低因貧窮、性別、地域與家庭因素等不利學習障礙。

得獎感言

感謝~國立聯合大學侯帝光校長與林本炫學務長給予最大的支持與發揮的舞臺。

致謝~國立聯合大學學生事務處、衛生保健組全體同仁,在行政事務與教學現場提供的協助。

感念~執教20多年來相逢來到聯合大學就讀的學生,每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城市鄉鎮,擁有各自的天賦與成長經驗背景,在教學場域互動中激發出更多的創見與教學相長,有幸能陪伴學生的青春歲月,走過一段人生中最特別的回憶。

懷念~曾經共同努力推動校園愛滋防治,包括:苗栗縣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新竹風城部屋王淳和主任、LEZS雜誌王安頤創辦人以及臺灣紅絲帶基金會愛現幫講師團隊,以及國立中正大學衛生保健組張曙笙組長的提攜與引導。

感動~申請「教育部青發署補助大專校院職涯輔導計畫」、「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多年,引進諸多校外資源,所認識的每一位在工作岡位與生命發光發熱的人,包括:教育部青年署青年職涯輔導中區召集學校東海大學博雅書院團隊、新竹賈桃樂學習主題館、苗栗縣苑裡鎮李綜合醫院附設安養中心、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藥癮治療性社區茄荖山莊、藥癮者就業輔導利伯他茲基金會余世禮老師、希伯崙共生家園吳培儷老師、玩偶的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黃瑞玲執行長與陳文閣主任、大甲國中黃馥鵑老師、苗栗三義天空之城蕭秀蘭董事長、日月雕塑有限公司邱泰洋藝術總監、濱西小鎮吳曉峰導演、相親銀行盧麗萍秘書長、自媒體孵化器工作室郭大老師、以勒家事管理公司吳菁萍執行長、赤眼計畫主持人李瑋訓導演、大千綜合醫院吳紹枝醫檢師、臺大醫院附設雲林分院孫玉平主任及莊桂香老師等所有曾因計畫受邀的貴賓與生命導師。

最後,對於在我背後默默支持我的家人說聲~~謝謝。

頒獎照片

師39_高淑芳_2.jpg
師39_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