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義陳清義
服務學校:臺北市萬華區福星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學生學習能力檢測、診斷測驗編製
二、教育法規研訂、學校整併作業
最高學歷: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博士
教育理念:不隨意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被教育、被獎勵的機會。

經歷:
一、 主辦臺北市國民小學基本學力檢測,主持數學診斷測驗、國語文診斷測驗編製,影響擴及海外。
二、 主辦臺北市國民小學教育法規研修自92年迄今12年;多次代表臺北市及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參與法規修訂。
三、 參與教育部國民小學補救教學計畫核心研發團隊、擔任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輔導諮詢團隊諮詢人員。
四、 擔任校長年資近13年,歷時6年完成區級運動中心7億工程、歷時6年完成大龍國民小學改建10億工程及整併明倫國民小學。
五、 擔任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監事主席及副理事長、臺北市公私立國小校長協會副理事長、中華民國臺北市立大學教評所暨校長中心所友會理事長。

榮譽事蹟:
一、 帶領臺北市數學診斷測驗編製7年,獲教育部104年杏壇芬芳獎。
二、 主持學力檢測擴及海外臺灣學校,獲臺北市105年特殊優良教師獎。
三、 改建大龍國民小學、整併明倫國民小學,獲臺北市104年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獎。
四、 修古蹟設文物室,對國內外導覽數十場,獲臺北市104年優良教師獎。
五、 召集全國唯一教育法規研修組,獲推荐教育部105年杏壇芬芳獎。
六、 首創學生健腦午餐,獲教育部97年度學校午餐績優學校金質獎。
七、 募集早午晚餐照顧弱勢學童,獲臺北市100年優質學校資源統整獎。
八、 長年支持八佾舞團隊,擔任孔廟祭孔典禮佾生,深獲好評。
九、 激勵教師指導學生藝術成就,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有功學校獎。
十、 關心教育政策當選校長組織之理事長、監事主席、副理事長等職。

教育精神:
我在當老師的時候,深知讚美的威力,孩子只要受到鼓勵,會有更佳的表現。王陽明曾說:「數子十過,不如讚子一功。」正確的表揚會使愚者變為天才,錯誤的批評會使天才變為笨蛋。即便我當了校長,仍以這樣的理念與作法看待學生以及教職員工。
一歲的孩子在學走時,走一步、五步都會被鼓勵,成人都以歡欣的心情期待他走出的下一步,但上學之後,卻對孩子失去這樣的耐心和期待,開始給予許多的要求,甚至是超過他的程度的要求。所以我並不認為學生要「快樂的學習」,反過來是要學生「從學習成就得到快樂」,快樂的學習意謂沒有壓力的學習,難以帶來實質的學習成長,但是學生從「不會」,經過努力之後變成「會」,而得到成人的讚美,從這種成就中得到的快樂,才會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
這種從成就中得到的快樂,這種高峰經驗,才是接受進一步學習挑戰的動力。而這當中老師對學生不僅要教導,要解惑,更要陪伴鼓勵,校長更是要對老師的努力成果給予鼓勵,好讓老師為學生再創高峰經驗。
因此多年來我著力在測驗編製,為要幫助老師找到學生的起點行為,讓學生得到符合他程度的教學協助,希望學生都能以他自已適合的起跑點向前邁進。

得獎感言:
榮耀歸給至高無上的主,成功與喜悅願與大家分享。
師鐸獎是擔任教職很高的榮譽,服務教育界32年來,從未想過要獲得這個獎項。
我所從事的工作,只希望帶給所有的孩子健康與快樂;我帶領教師讀書會、推動教師行動研究、編輯診斷測驗,只想協助更多教師,並增進學生們的學習成效。我勇敢承擔大龍國小的校舍改建,只為提供師生更好的學習環境。我參與修訂教育法規,只為建構更完美的法制,減少不必要的紛擾,讓老師專心教學,讓家長對學校放心,讓校長辦學能盡心。
感謝教育局長官、家長會眾好友、校長同儕及學校同仁的推荐,也感謝各個工作團隊的好夥伴們,長期以來共同協力,清義得獎是對所有曾經一起工作夥伴的肯定,也是我們大家一起打拼的成果。
我的得獎,驗證了我從師專到博士班,所有師長們的期待達到了,因為您們的教導,讓我奉獻所學,淋漓盡致的發揮在學校現場。
更要感謝我的家人,把我全時的奉獻給學校。當我假日一人獨自關在學校,計算全市的檢測成績時;當我晚上必須和里民開協調會或公聽會,對工程進度折衝時;當很多家人都出外旅遊度假時,我依然和學校幹部窩在建築工地,為工程把關時;當我那一歲多的小孩,我無法全時照顧他時,還好有我親愛的家人幫忙。由於我的家人肯承擔與願奉獻,我才能全心付出。
掌聲的背後,總是許多淚水與汗水的堆積,更是很多親人朋友與同儕的共同付出。得獎的榮耀願與所有協助過我的師長、朋友、家人,共同分享。
感謝主的恩典,把使命與榮耀都加在我的身上。我願把這份榮耀歸給至高無上的主,也願意把成就與喜悅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