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生
在鐘老師擔任導師期間,所經營的班級重榮譽、守秩序、愛整潔。由於班上的孩子大部份來自於鄉鎮型的普通家庭,有的孩子是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或是失去家庭功能…等。由於學生的父母必須承擔家計,沒有多餘的時間好好的教育或是陪伴孩子,而鐘老師就利用放學後第九節或是週六假期為班上的學生加強課業。雖然犧性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但看見學生一點一滴的在進步,為學生的付出就一點也不覺得累了。
值得一提的是,文生老師班上有個學生-張生,她的家境清寒,生長於普通家庭,父親國中畢業,母親國小學歷,只有母親一人在工廠上班,每天加班,賺取微薄的薪水。在鐘老師循循善誘下,她並不因為出身於貧苦家庭而懷憂喪志,反而面對學業樂觀進取奮發向上。同時,鐘老師在科展方面的專業,也意外的啟發了她探索自然科學實驗的精神與熱情。
有一天週六張生與鐘老師要一起到臺北科教館參加出國比賽的培訓,當天計畫由文生老師載著張生前往。但當天一早,文生老師卻發現自己的孩子正在發燒,安頓好孩子,自己仍依約載著張生前往臺北,稍微耽誤了一些時間,但鐘老師擔心孩子有過多的聯想、擔心而影響心情,鐘老師一直沒有告訴學生。三年來,鐘老師一直陪著張生做研究,都是利用假日、午休、放學後的時間,都是必須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但鐘老師一點都不以為苦,反而越做越高興。有一次,學校守衛說:「鐘老師,今天又要來看學生科展了ㄡ,最近這麼常出現,又要比賽了嗎?」。「對呀,要來陪伴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們」,鐘老師回答。當年,弱勢的學生-張生能榮獲總統教育獎,就是這樣受到鐘老師的啟發與無微不至的照顧。
每年的10~11月與3月~5月,一個是國際科展繳交報告的時間,一個是臺中市科展比賽送件與比賽的時間,在這段期間,都會在每天晚上、中午及假日的時間,在學校看到鐘老師的身影。沒有加班費、沒有補休假,唯一依靠的是自己對教育的一份熱情,全心投入科展指導。有一次晚上在學校遇見鐘老師,剛好是晚上9點要回家的時候,我向鐘老師打招呼說:「今天科展結束了,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了吧!」鐘老師回答說:「沒有這麼幸福,回家還要看學生的報告,隔天才有辦法給予學生指導與建議」。看到鐘老師對學生的努力付出,令人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