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秋
月秋老師平常就很注意學生的狀況,發現有各種疑難雜症的學生,都會主動關懷、給予實質的幫忙。
98年應中系語法學的班上,有一位楊姓學生,上課經常睡覺,了解之下,得知是隻身在台就學的緬甸僑生,家境清寒,因補助中斷,必須自己上大夜班賺錢生活,體力不支,動搖了求學意志。幾經深談之後,知道他未來有返鄉從事華語文教育的夢想,為紓解楊生的經濟壓力,並培養他的專業能力,月秋老師便努力尋找資源,以專業融入服務學習和產學計畫結合,進行”外配親子華語文輔導”的社區服務計畫,請楊生擔任計畫助理,藉此按月補助他生活費,持續三年,直到完成學業。
97-101年就讀本校應用中文系的馬同學,是一位身心障礙學生,從小就讀特殊教育機構,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就讀科技大學,與一般同學正常學習,高興萬分,然而最讓他擔心的就是畢業專題。
馬同學大二開始遇到月秋老師的課,接觸之後,覺得月秋老師親切而有耐心,於是,便請月秋老師擔任專題指導,老師欣然答應。討論之後,老師決定訓練他的寫作能力,希望他未來能朝寫作事業發展。但冠晟思考和手部書寫的反應都比一般人慢,所以,大家三年級才開始做專題,他們二級就開始了。
從98年3月至100年12月,每週個別輔導3-4小時,以馬同學的生活與成長歷程為題材,從日記為起點,引導他建構主題與大綱,創作成一篇一篇的文章。每一篇文章,從初稿到完稿,一字一句的念,一字一句的改,有時一篇文章改了七、八遍,歷經兩個月才能完成。持續兩年半的時間,完成20篇文章,並指導他編輯成一本書,為自己的生命故事,留下完整的紀錄。
在寫作輔導的過程中,老師引導馬同學面對自己,看見自己所擁有的豐富內涵,進而自我肯定,熱愛自己的生命。
後來馬同學還因此獲得2012年的總統教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