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忠
因為制度,在爽中這樣6班編制的偏鄉小校任教的老師,一定得配課藝能學科,像我,一個國文老師,在爽中的前幾年,我配過各種課包含美術和音樂。
老師辛苦是一回事,孩子們的學習權利被犧牲,才是最悲哀的事!
我希望為孩子創造一個公平的多元的學習機會.
2003年,我提出了外聘師資進行音樂課程!
獲得校長的支持後,我擬了計畫,經過奔走,縣府點頭答應補助第一筆款項約十九萬購買樂器,至於師資和鐘點費,我們得自己想辦法!
那我們就自己想辦法,至於,為什麼是國樂?因為想讓更多學生可以接觸樂器,所以選擇了樂團;因為覺得國樂或許比較沒那麼深奧和複雜,所以選擇了國樂。
我知道國樂不代表藝文領域的全部,樂器也不代表音樂課程的所有。
但,至少是個機會,是個可以讓更多學生接觸到音樂的美好的機會,即使只是那浩瀚的美好的一部分,但,那也無比美好!
但,孩子們從來沒學過任何樂器,光是要把樂器以斯文而專業的姿勢抱在他們的身上,就花了老師們半天的時間,後來,也只求能讓樂器發出聲音就好.
即使如此,從樂器身上發出來的聲音,還是不忍卒聽!
但,我掩著耳朵,蹙著眉頭,抿著嘴角,屏住呼吸的甘之如飴!
這或許是他們人生中所發出的第一聲樂音啊!
半年過去,有一天,我突然被某些聲音拉著抬起了頭,站起了身,停住了手邊的動作,接著,狂奔趕赴聲音來源的現場,生怕錯過了,或者只是幻聽一場!
走廊上,學生酷酷的抬起頭看著我
“那,那是你拉的聲音嗎?”
“不然ㄌㄟ?”
我忘記我有多喜悅,只記得老師說:學期末要不要辦個成果展?
成果展?國樂團成果展?
爽文國中有國樂團要辦成果展?
我的天啊!這可比愛樂交響樂團蒞臨爽中還了不得啊!
當第一個樂符響起,我已經泫然欲泣!
其實,只不過是首幾十小節反覆進行的練習曲,但足夠讓台下所有的師生都為之神醉,足夠讓資深的老師泛著淚光拉著我說”爽中也會有樂團喔!”
我看著台上的所有團員,緊張.忐忑又羞澀,甚至連眼光都不敢看向指揮老師,抱樂器的姿勢仍然不怎麼優雅,打擊組的鑼鼓點不怎麼在節奏上,甚至,偶爾還會有一兩聲笛子發出的”ㄅㄨㄅㄨ”聲.
但,又如何呢?
這或許是他們人生中演奏出的第一首曲子啊!
當樂音終止,當掌聲響起,當起身謝幕,當譜架合攏.
爽中的校園裡,從此不太平靜!
偶爾,澎湃飛舞的樂聲響徹山城小校,雖稱不上蕩氣迴腸,卻足以讓我們洶湧翻騰;偶爾,柔情似水的曲調繚繞在林間迴廊,雖稱不上繞指纏綿,卻足以讓我們詠歎低吟;偶爾,輕快雀躍的音符走跳在屋簷牆角,雖稱不上行雲流水,卻足以讓我們點頭踏足.
每一個音符都是悠揚的,每一聲音響都是悅耳的,每一首曲子都是美好的.
因為,這是我們的孩子帶給我們更勝天籟的感動.
無可取代的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