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松蒼
謝老師任教於醫學系,同時是醫師與研究員,是少數能夠結合教學、研究與醫療的老師,多次榮獲教學獎與國科會研究傑出獎。帶領研究生,開發神經退化疾病的診斷方法,蜚聲國際,並整合研究成果應用於病人的人性化照顧,傳承經驗於年輕醫師。
研究生楊同學回憶「雖然老師一整天看完門診,已經晚上六、七點,我整理實驗結果請問老師,老師看起來可能很累,仍然主動說:『走,我們現在去看看。』」「有一次在顯微鏡下怎麼找都找不到螢光染色的結果,雖然很晚了,謝老師還是過去實驗室幫忙找,而且還安慰:『這個本來就很難找。』」「老師常常寫e-mail給學生,內容大致分三種:第一種是分享值得注意的最新論文,附上摘要,他希望我們不只專注自己的實驗,也要跟上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第二種是針對個人實驗或研究計畫,老師視我們為獨立個體,會針對每人狀況詳細叮嚀。第三種是分享一些做人道理,掃描自老師的手稿,讓我感受到一種如同父親對小孩的照顧。」
研究生趙醫師自住院醫師時期,就追隨老師研究周邊神經退化疾病,各地醫師會轉診困難案例給老師,老師從不以權威自居,指導住院醫師診治時,視病猶親,病人合併有行動障礙多重症狀、家屬的焦慮。老師在門診花費很多的時間,耐心診治與解答疑惑,安慰病人。原本是一個上午的門診,老師提早從早上 8:30 開始,一直看到晚上六、七點。從老師的門診教學,學習到作為「良醫」的典範。除了指導醫療,老師對於年輕醫師研究生涯的規劃,也竭盡心力,利用國際人脈,推薦到國際頂尖的研究單位進修,使年輕學者歸國後,可以成一家之言。
畢業同學這麼描述謝老師:「只要你曾經是老師的學生,就會覺得他是你學術上的父親、學習上的朋友。」(摘錄自「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2」,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