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望超
記得在望超在擔任三年級導師的時候,隔壁班有一位女同學,因分離焦慮及編班適應不良而產生懼學,並常常出現大哭大鬧歇斯底里的現象。望超他主動去關心瞭解,除了協助家長面對問題,並主動建議讓這個女孩轉進他的班上,以便持續關懷。望超本著教育愛與熱忱,耐心輔導,給予這小女孩肯定、支持與陪伴,讓這孩子因而慢慢轉變,並能快樂的上學,最後還在六年級時,在自治市長選舉中當選了自治市小市長。
而他在擔任畢業班導師的那年,適逢九年一貫課程的第一屆。那時,孩子們雖然畢業,但還是經常回母校找他打球、聊國中的生活。他從談話中發現孩子們在學習上出現了問題,為避免問題日益擴大,所以他主動徵求家長的同意,邀請這些孩子利用六日回到學校來免費上課,他自掏腰包印講義、犠牲假期與孩子一同討論國中與國小課業上的不同、語詞用法的差異,並教導孩子們學習的技巧,希望讓這群無能力去補習的孩子不要因為課業成績的退步而失去上課的動機。記得當這群孩子國三的時候,還有個家長回到學校請校長問望超說,他是用什麼方法,讓孩子跟家長說,「他要考好成績,不可以讓阿超丟臉。」
當他接任輔導主任後,發現有幾個孩子總在升旗時身體不適,經與學校護理師討論後,發現孩子是因為家裡經濟因素,無法每天吃早餐,於是他開始積極走進社區募款,為孩子提供「愛心早餐」。更因為一位家長的突然求助,發現學校有些孩子在假日,竟然是沒三餐可吃的,於是他在徵求社區便當業者的同意下,發給孩子餐券,讓孩子在假日沒飯可吃時,可以用餐券去換便當,也避免掉這些好不容易募集來的資源,被部分家長不當挪用,確保孩子衣食不缺。而這些做法,讓社區慈善機構感受到學校是有方法的把錢用在刀口上,而更樂意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