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林俞君

林老師任教多年,最特殊的師生關係就屬特教生-罹患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學生林○○。暑假時知道她在為升三年級之事焦慮與擔憂,先打電話關懷了解安撫其緊張害怕。開學日以兩個故事內容說明能在同班是多麼珍貴難得的緣份,勸勉大家珍惜;以及要比別人學的多學的好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三年○班是很幸福的班,上天安排一位很不一樣的天使(或小菩薩)來幫助我們學習,透過故事引導珍惜彼此、用心學習,完全消除了她的焦慮痛苦。
林○○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差且受侷限,且醫生判讀活不過13歲,所以對「上學」與人互動和學習,排斥抗拒,一方面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和種種的提問;一方面覺得反正自己活不久,又何必學習?但也不想落後人家,總是充滿矛盾。老師引導全班和林○○建構「每個人都是千面鑽石」的生命信念,了知天生我材必有用,並舉許多名人傳記故事(海倫凱勒、馬文仲—亦是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楊恩典……),幫助孩子了解透過學習與努力,每個人都可以逐漸擦亮千面鑽石的每一面,使其閃耀動人、發光發熱,還可照亮別人帶給別人光明與希望。讓孩子深受震撼且歡喜,體會原來自己也有存在的價值。。
當林○○學習遇挫而內心非常沮喪時,老師引導孩子和全班學習「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內涵,了知失敗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進而改善它,只要願意一次次如此改善修正,最後一定會成功。並舉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典故(愛迪生發明電燈、德蕾莎遇難不退的救助貧困者,乃至自然界的鮭魚洄流溯溪產卵……),策勉孩子不要害怕失敗,要勇於面對、克服且尋求協助。
101年4月,林○○再次因生命危急而送醫,身體治療穩定後,返家休息,開始出現面臨死亡的恐懼不安與焦慮,俞君老師到孩子家中關懷孩子,引導孩子探討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度(活的時間長短),而是在於高度和深度。並陪伴協助孩子總結近2年的所有成長、進步,以及所做的種種善行,讓孩子想起了「千面鑽石」的美麗。重新燃起對生命的熱愛與希望,再次把焦點拉回到努力學習並學以致用去行善利他,追求生命自我實現與超越,不再擔心何時死亡。
101年6月,兩年教導林○○告一段落,因應她和母親的請求,仍持續每週一到二次關懷協助孩子生命課題的相關學習。引導孩子透過孔子傳「陳蔡絕糧」影片,明白君子的貧困是來自面對環境的惡劣就放棄或更改自己的志向,鼓勵策勉孩子不管遇到任何困境都不要失去生命的信念與勇氣,要繼續跟著老師學,並強調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會陪伴協助她一輩子。

    將近四年的相處中,老師提供了林○○各種需求與協助,給她一種永不放棄的關愛與等待,即使畢業後也不會停止,讓她深刻感受到師生的關係是可以如此美好且恆久,更印證了老師對她所說過的每句話,使她更珍惜生命的學習。師生兩人的生命透過教學相長而交相輝映使之更豐實,是彼此生命最好的黃金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