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扶德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
經歷:花蓮縣政府教育局課員、督學、課長/花蓮縣立文化中心推廣組長兼人事主任/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幹事兼代主任/花蓮縣立豐濱國中校長/私立精鍾商專、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立空中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原服務學校:花蓮縣立豐濱國民中學
推薦單位:花蓮縣豐濱鄉代表會
簡介:
潘扶德校長原為臺北縣人,家庭小康,自服務公職以來,以花蓮為第二故鄉,戮力地方教育行政行列,服務於花蓮縣政府教育局,期間於民國79年被當時林蓮珠局長推薦並選送臺灣省政府獲工作模範公務人員及80年獲省教育廳廳長陳倬民頒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並接受教育部毛高文頒獎表揚(時任社教課長負責輔導遊藝場業有功)。
出生農家勤苦奮鬥,以清廉、踏實為做人做事準則。於豐濱國中擔任校長時,在任期近四年中,以認真負責、自我表率,對學生照顧有加,並以90年桃芝颱風過境飄搖中,樹立教育領導的執行力,募集大量款項後成立豐濱國中教育基金會,擬定學生急難救助基金辦法暨學生品德兼優獎學金實施要點,設立全鄉國中小午餐統一供應廚房中心,期使學生受到最大的照顧,備受學生家長及家長會、鄉內各機關全力支持與肯定,尤其對提升學生素質及課輔著力特別顯著,以適性升入高中及高職學校。
五五專案退休後獲鄉公所頒榮譽鄉民證,繼續關懷我鄉民子弟,並在花蓮監獄擔任志工至今25個年頭(78年起),為社會那個角落默默付出,且本身又勤於修業,力爭上游,奉行終生學習為志趣。
事蹟:
一、花蓮監獄與正德高中進修學校部分:
民國78年迄今,致力收容人修復式正義教育志工輔導,具體事蹟如下:
(一)95學年度起在戒毒班擔任志工授課輔導,每星期到監一次。
(二)受聘國、高中兼任老師,並利用課餘義務作文指導,於97學年度編輯在深處轉彎迎向大道文集,自費贊助肆萬元編印200本,以鼓勵收容人的自我惕勵與省悟。
(三)100學年度總策劃編輯啟知與揚善文選集,發行全省49所大小監獄,藉以喚起收容人良知本性。
(四)100~102學年度義務規劃向教育部申請品格教育輔導實施要點通過案,辦理相關活動並提出教育論文發表探討,提升受刑人品格教育與陶冶。
(五)協助策訂花蓮監獄生命教育月活動計畫。
(六)102學年度義務輔導全監收容人編組指導作文研習,獲全省所有監獄收容人比賽第二名及佳作,成績輝煌,以提升個人寫作能力,並藉自我反思機會與實踐。
(七)98學年起擔任志工教誨師,每月一次輪流於各工區輔導與專題講座。
(八)102及103年續受聘花蓮監獄受刑人申訴委員與政風廉政委員,協助獄政健全發展。
二、國中教育與社會教育活動部分:
(一)94年自豐濱國中校長退休後至97年,續任豐濱國中教育基金會董事委員,對學校教學全力支持與協助。
(二)豐濱國中校長退休後,繼續擔任豐濱社教站副召集人,直至總管臺東生活美學館改制後為止。
(三)曾於教育局溫局長智雄任內,擔任花蓮家庭教育中心志工,輔導縣內國小中輟生。
三、大學教育推廣服務部分:
(一)90學年度起,受聘國立空中大學社科系面授講師期間,除擔任面授教學外並義務指導成人教育智能輔導。
(二)97學年度起,受聘花蓮教育大學暨國立東華大學初等教育系暨教行系兼任講師期間,負責規劃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連續3學期擔任義務策畫與執行,把理論與實際相互印證及詮釋批判。
(三)101學年度受聘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學程輔導老師暨地方教育輔導,運用督學經驗模式,輔導國小教育實習生。
感言:
在教育界退休9年有餘,今年已邁入65歲,前些日才剛申請老人優待卡,如今又獲教育部第9屆教育奉獻獎,憶起退休前服務的那一股幹勁與投入教育行政的光景,既興奮又榮幸。興奮的是仍有餘力為教育繼續付出,榮幸的是在本屆眾多優秀的人選中,能獲入圍,可謂九九之尊(退休九年獲第九屆教育奉獻獎)。
中華民國的教育在臺灣是非常成功的,由於實施教育機會均等政策與教育改革中注重公平正義,我就是見證教育走過的歷史。往昔接受教育洗禮,如今能積極參與教育的一份子,願做歷史永續參與,終生教育奉獻與創新,隨時以成熟的愛心與專業的行為,照顧需要的下一代與弱勢同胞,共同灌溉這塊土地的滋長與壯大。此次獲得殊榮是一種責任,是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教育是一棒接一棒人文化成的神聖工作。孔子有言:「君子任重道遠,死而後已。」我的教育信條是愛與榜樣,終生學習與服務回饋教育理念,自知才不虛度此生。最後感謝教育部舉辦這項這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王春雅小姐的細心與豐濱鄉代表會林主席長榮、代表們及祕書林秀蘭多次催促推薦,終而成就本人。而我退休這些年來,家人的照拂與內人相互扶助,讓我堅持目標,發揮熱與光,是最深切的感激,再度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