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森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
經歷:導師、主任、校長
現職:臺中市立三光國民中學校長
楊景森先生為臺中人,畢業於臺大社會系。Alvin Toffler說:「所有教育源自於人類的憧憬」,教育是立國根基、樹人大業更是希望工程。役畢即投身教育工作,一旋踵已40年。「師生之間珍貴的課題是互動而非掌控;師生之間美妙的感覺是對話而非訓話」,這句話是他的最愛。所謂:「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先後擔任導師、訓導、教務、總務主任工作。均一本初衷、一股熱忱,積極進取,表現優異。民國80年在北新國中擔任訓導主任,受到郭碧珪校長提攜,感念不忘。84年蒙黃俊文校長聘用,擔任創校總務,敬業樂業勤業,學校獲部頒優良建築獎。87年參加20期國中校長甄試,獨占鰲頭派任崇倫國中校長。歷經8年,績效卓著。95年遴選為三光國中校長,與全校師生型塑「學生靈光、親師風光、社區沾光」校園新文化。先後完成PU跑道更新、各樓補強等工程,營造優質校園。念茲在茲,以教育為終身志業,始終如一,令人敬佩。
|
江鴻鈞
學歷: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博士
經歷:教師、組長、主任、校長
現職:臺中市立后里國民中學校長
江鴻鈞先生為臺中市立后里國中校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出生於苗栗縣卓蘭鎮,民國63年臺中師專畢業後分發臺中市東勢區成功國小任教,歷經東勢國小教師;福民、新成國小主任;82年奉派國小校長,歷經臺中市白冷、石城、東勢、福陽等校共18載,100年遴聘為東華國中校長。教學相長,教然後知不足,復於臺中師範學院(臺中教育大學前身)初等教育學系與初等教育研究所進修獲學士、碩士學位,97年獲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博士學位,專長於班級經營與學校行政。東勢國小校長任內校務評鑑特優、921大地震校園重建完成、學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輔導成效良好,WHO認證為亞洲第一個「國際安全學校」,而獲選為97年度校長領導卓越獎。教學之餘經常參與民間社團活動,曾任救國團東勢團委會會長、國民黨東勢鎮青工會長、臺中縣國小校長教育推展協會第4屆理事長、國民黨臺中縣黨部考紀委員等職務,頗為活躍。
|
陳麗鄉
學歷: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系畢業
經歷:教師
現職:臺中市立雙十國民中學教師
陳麗鄉女士,嘉義縣人,自幼克勤刻苦,力爭上游,求學期間課業優異。父親早逝,事母至孝,終老皆由其親自照料不假手他人。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對孩子教養,甚為用心,目前子女皆為中國附醫之醫師。自民國63年起執教,歷經雲林縣古坑國中、彰化縣員林國中。渠對學生的教學態度是集人師與經師於一身。在昔日聯考年代,因任導師班之學生家境清寒付不起課輔費,便自掏腰包將學生全數送補習班加強課業,至放榜家長到校致謝,校方才知其助學義舉。教學上著重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任教雙十國民中學期間,負責多屆校刊編輯,並訓練學生參與校外各項語文競賽,成績表現優異,戰果非凡。目前仍擔任音樂班導師,指導協助學生參加各項音樂比賽,甚至隨同音樂班學生遠赴國外表演,聲名遠播。
|
江志斌
學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系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臺中市大里區大里國民小學校長
江志斌先生為臺中市大里區大里國民小學校長,民國42年出生於臺中市南屯區鄉村,是典型的農村子弟,因生活艱苦遂養成了勤勞純樸的好習慣。自師專畢業後曾先後在嘉義縣阿里山鄉山上的香林國小、臺中市大忠、永順、大林等偏遠小學任教,也曾在臺中市內新、崇光、大里等都會型學校服務,充分感受到城鄉教育的差異性及針對不同學校多元發展特色的重要性。40年來總是能把握學校的優勢條件來激發學生潛能,展現良好的教學成效,他曾先後6次帶領學生參加全國舞蹈比賽名列優等佳績,並獲全國推展體育績優表揚;他也非常重視校園倫理及和諧校風,尤其在推展友善校園學生事務及輔導工作方面,更多次獲得教育部的肯定與嘉勉,是一位兼具愛心與認真負責的教育界好園丁。
|
王弘德
學歷: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教系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臺中市太平區黃竹國民小學校長
王弘德先生為臺中市太平區黃竹國民小學校長,出生於臺灣省彰化縣,民國63年畢業於屏東師專,70年再進入彰化教育學院就讀特教系取得特教學士學位。63年師專畢業後奉派到偏鄉和平國小服務5年後,請調到塗城國小擔任五年級級任老師,7年6個月的輔導主任,81年2月榮升至黃竹國小擔任校長,85年2月榮派五福國小校長,89年8月又轉調至大里國小,93年再奉派到霧峰國小,97年8月榮聘立新國小,101年8月再回到黃竹國小服務迄今。
|
周青彬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畢業
經歷:教師
現職: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教師
周青彬先生出生於臺南市西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畢業後,分發至高雄前鎮瑞峰國中分校任教,因為想教育家鄉子弟,因緣際會下,受到當時臺南大成國中李祥生校長的提拔和照顧,順利轉任。民國67年,因考量到物理的教學課程於高中能有較大的發揮空間,獲聘進入省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連續擔任了27年的導師,有著教育熱忱與豐富的教學經歷,在府城教育出5,000名以上的優秀女青年,更難能可貴的是風範的影響,所教育的學生陸陸續續回母校任教,開枝散葉,校園師生譜系目前已是5代同堂,桃李滿天下。能將物理學的課堂溢出笑聲,並且神采奕奕、精神抖擻的穿梭校園中,越活越年輕的原因,正是因為有著一顆充滿教學熱情與親近學生的心,並在物理學的基礎領域中,創造出存在的絕對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