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順
服務學校: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地理、海洋課程規劃創新教學
二、跨領域教學課程架構設計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教育理念:在教育的第一線,守護大自然守護孩子,才是我們國家社會的希望,我是責無旁貸的一份子。
經歷:
一、私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共同科專任講師,自民國80年至81年,服務1年
二、臺南私立聖功女中地理專任教師,自民國81年至83年,服務2年
三、臺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地理專任教師兼導師,自民國83至87年,服務4年
四、新北市立秀峰中學,自民國88年至89年,服務1年
五、臺北市立萬芳高中,自民國89年至今,服務15年
榮譽事蹟:
一、《「戲」在一起》教學架構總規劃,榮獲100年全國教學卓越金質獎。
二、94、102年榮獲臺北市優良教師獎。103年榮獲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
三、101年撰寫《地理課沒教的事1》榮獲「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獎盃。
四、102年撰寫《地理課沒教的事2》再度榮獲「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五、101年開始應國語日報之邀撰寫科普專欄至今,已撰寫累計三十多篇。
六、101年開始應人間福報之邀撰寫科普專欄,撰寫至今已累計二十多篇。
七、應臺北市社教館之邀請,對「臺北市建城130年」作五場專題演講。
八、應各大學、高中之邀發表百場演講,分享資訊融入教學的經驗與成果。
九、製作高中「動地理」教材五十支影片,製作重大新聞事件動態影片。
十、指導參加第三屆中華民國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獲得個人組第一名。
教育精神:
一、注重態度:任何時刻都不該以學業成績來衡量學生,任何時刻都要以態度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重視態度,而不是成績。學生終究會發現,當態度良好時,學習成果就不會差距太遠。
二、注重差別:一樣米養百樣人,既然知道人有百樣,沒有理由要求學生表現一樣。
三、給予犯錯空間:人都會犯錯,學生更是經常透過犯錯而成長,老師不但要給予學生犯錯的空間,而且要在適當時機告訴學生,錯在哪裡,以及可以如何改進。
教學方法:
一、將態度與價值融入地理課程之中:地理是一門綜合科學,教學範圍極廣,在教學中經常是上天下地,教學內容無所不包,因此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巧妙的融入態度與價值。
二、自製補救教學網站:我們不可能期待學生聽一次就全部學會,透過上課實況錄製教學內容,再依據主題剪接成不同的片段,放在網頁中提供學生免費觀看。
三、製作動地理教材:google earth 是一個免費的衛星影像平臺,免費意味著無門檻,非常適合拿來做為教學推廣之用,結合各種軟體將地理教材以全新的方式生動的詮釋地理概念,幫助學生更容易的理解一些從未看過的地形或難以想像的地形演變。
四、跨領域教學:運用表演藝術為平臺,將各科知識融入舞臺劇的腳本之中。
得獎感言:
年輕時曾經看過一場師鐸獎頒獎典禮上,一位師鐸獎得主在致詞時曾說:「孩子!並不是你學不會,是我還沒有找到教會你的方法。」這一段致詞令我感動萬分,也一直把它當作座右銘。還有一位曾教過我的老師說:「學生上課睡覺有兩種層面的需求,一個是生理需求,一個是心理需求,若是生理需求,站在維護學生健康的前提下,不該把學生叫起來,若是心理需求,也許是老師上課太乏味、太枯燥,那該檢討的是我自己。」這一段話,我一直把它當作一個老師在上課教學上的最高標準。若是學生學不會,那是我該再想想辦法,若是學生在睡覺,那是我要再努力提升上課內容、上課技巧。
教學二十二年來,一直謹記自己求學時的困難與艱辛,不斷研發創新教材與教學,也從未忘記關懷土地,站在教育的第一線,守護著地球守護著孩子,是國家社會的希望,而我是責無旁貸的一份子。
這次得獎該感謝大家的肯定,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獲得肯定,就是最大的讚美與安慰,非常謝謝大家。永遠刻骨難忘的恩情是父親一生的付出,無論我怎麼迷失、挫敗,不離不棄、永遠支持的就是父親,永遠忘不了他那一句:「就算是借錢也要讓孩子讀書!」如今得獎,這個世界上最開心的肯定是他,我會拿著獎盃到墳前告訴父親這個令他驕傲的訊息。媽媽的撫育、姊姊們的照顧、二哥幫忙付學費,都是點滴在心頭,感謝你們。感謝同事的陪伴、感謝學生的貼心,感謝長官的協助,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優質的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