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黃添勇黃添勇
服務學校:臺南市立東原國民中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扶助弱勢打造孩子安全避風港
二、開發潛能,建立全是贏家學校
最高學歷: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教育理念:教育是點石成金術,是「教人」與「育人」的歷程,教育過程難度越高則價值越高。

經歷:
一、臺南市健康教育與體育召集人
二、臺南市交通安全教育輔導小組
三、臺南市低碳校園物流資源循環組
四、臺南市食育教材編輯小組
五、教育部補救教學訪視委員

榮譽事蹟:
一、獲商業週刊青睞並報導東原國中,吸引全國更多人關懷偏鄉學校。
二、辦學績優,廣受好評,受各家媒體關注,六年來新聞報導超過百篇。
三、積極引入資源,建構弱勢家庭學生生活無虞安全避風港。
四、扶弱作為向下延伸,為全國唯一開辦國小弱勢學生夜光天使班。
五、辦理社區生活營活動,提供高風險家庭學生課後增能機會。
六、辦理新住民相關增能活動,延伸學校功能,扶助弱勢家庭。
七、個人代表學校或指導學生參加資訊類比賽,獲得全國或全市績優成績。
八、夜光天使點燈計畫、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均獲得全國績優成績。
九、開辦學生多元團隊,訓練績效卓著,藉以培養孩子自信心與榮譽感。
十、協助臺南市交通安全教育相關業務,績效卓著,屢獲全國金安獎獎項。

教育精神:
「在別人的需要中發現自己的責任」是個人奉為圭臬的準則,30年前選擇擔任教職工作,已準備奉獻給教育志業。從事教職就以「用生命感動生命」的行動實踐力來營造親師生的良善氛圍;擔任校長職務後,更有能量實踐「讓這個世界因為我而有一點點改變」的最初夢想。
「讓每個人都幸福」是每天努力的核心目標,堅信「教育的力量能使頑石點頭,能有點石成金的奇蹟」,派任至偏遠山區小型學校,在有限的人物財力資源下,秉持身為教育人的熱忱,讓教育神奇的轉化力量得以在偏鄉展現。凡事反求諸己,事事同理對待,堅持「德不孤必有鄰」,樹立典範收風行草偃之效。以人為本,關懷弱勢,開創普世價值。以第五級領導者自許,在奉獻中凝聚共識,以行動為溝通管道。樂做點燈人,擁抱「我為人人」與「犧牲小我」的宏願,做學校運作的火車頭與燃料。廣納意見,用教育愛與適法性為判斷準則,朝對的方向前進,唯有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才能實踐教育美夢。以謙卑的態度、臺灣牛的精神,深化教育以培育未來棟樑,進而端正社會風氣,促進和諧發展。「地偏心不遠,偏鄉教育有希望」,絕不以身處偏鄉而自怨自艾,反而以積極的態度與作為,讓弱勢的學校與學生成為教育「心」亮點。

得獎感言:
廢奴主義者哈莉特.塔布曼曾說:「每一個偉大的夢想都由一個夢想者開始,永遠記住,你的內在一定有力量、 耐心和熱忱,去完成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壯舉。」身為教職人員,偉大的夢想絕對是:讓自己的生命感動更多的生命。
從事教職近二十年來,每日無不思索如何藉由自身力量,讓這個世界能有一點小小的改變。85年進入教職,一直在訓導處歷練,訓導處長久都是眾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吃重任務,但個人卻甘之如飴,因為這個任務可以讓更多迷途羔羊知返,撫慰更多無助的家庭,更可讓整個校園蓄積更多向上的能量。當然,在過去強調智育升學的年代,這樣的付出不是那麼被重視,但是,總得要有人去做這樣的傻事。考上校長後,以最偏遠、最小型的東原國中作為校長職涯的出發,又是眾人眼裡事件愚不可及的傻事,但是,上天總給傻人一些眾人意料之外的回報。這六年多來,甘苦實在無法為外人道,教師高流動率致使校務推動不穩定、弱勢家庭孩子比率甚高需要匯集更多愛心、經營住宿型專長學校需爭取更多社會奧援…等等,這些艱辛雖然讓人終日不得閒,卻也成長不一樣的我。這六年來,不但逆轉學校的命運,也逆轉孩子的人生,更逆轉偏鄉小校無法有所作為的刻板印象。辛苦,但是非常值得,辛苦的過程中,不但實踐與實現「讓自己的生命感動更多的生命」的最初教育夢想,更享受到豐富精采的人生高峰經驗。
感謝上天賜與的各項挑戰與試煉,讓個人能夠持續的成長;感謝過去、現在與未來協助我的貴人,因為有你們,豐富了我的生命;感謝這一路來遇見的孩子們,你們是指引我的菩薩,讓我能發現自己真實的存在。當然,更得感謝長期支持我的家人,因為你們的犧牲,成就不一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