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惠
服務學校:澎湖縣立馬公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語文教學生活化
二、音樂教學及推廣
最高學歷:國立臺北師範大學心輔研究所40學分班
教育理念: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要讓孩子更有生活能力,亦即「教育及生活,生活及教育」,要相信孩子有無限可能。
經歷:
一、中國文化大學助教兼校刊編輯
二、澎湖縣將澳國中教師兼總務主任
三、澎湖縣白沙國中教師兼教學組長
四、澎湖縣馬公國中教師兼輔導組長
五、澎湖縣馬公國中教師兼音教組長
榮譽事蹟:
一、 擔任本縣國中教職卅五年,擔任導師、輔導組長、音教組長。
二、 師大心輔所四十學分班,除國文外,尚取得輔導活動教師證。
三、 擔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典範教師。
四、 通過教育部100年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級別為「專業級」。
五、 參加教育研究院鄉土語言班,強化語文能力,協助指導閩南語。
六、 獲選85年第十七屆輔導工作楷模。
七、 擔任文化局下鄉文化傳承活動講師,頗受好評。
八、 擔任本校認輔教師,曾獲中華民國觀護協會輔導工作獎狀。
九、 兩度獲得澎湖縣特殊優良教師。
十、 協助文化局辦理「一書一澎湖」好書大家讀活動,引入校園。
教育精神:
如果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學習只是一段痛苦的過程。如果不能讓孩子看到十年或廿年後的世界,學習只是為下一階段學習暖身而已。如果教室像監獄,只能關住孩子的身體,卻關不住孩子想飛的心靈。
牛頓說:「我不知道世界如何看我,但對我自己來說,我像一個小孩子在海灘上玩耍,打發時間,這邊撿一顆更平滑的石頭,那邊撿一顆更美麗的貝殼,同時真理偉大的海洋環繞著我,等待我去發掘。」是的,對我而言,教學工作即如在海灘上玩耍,一路走來,我不斷地在學校海灘撿拾平滑的石頭和美麗的貝殼,年年都有新的發現和喜悅,看著這些石頭和貝殼因著我的發現,更加平滑和美麗,我滿心感謝上天賜予我一個這麼好的環境,讓我能盡情發展,盡情揮灑,和學生們在玩耍中學習,並收到教學相長的效益,天底下還有哪一種行業能有如此的享受呢?
教育是百年大業,也是良心事業,作為一個教育耕耘者,期許滴下的每一滴汗水,都能成為學生們的養分,讓他們在愛與知識的灌溉中成長茁壯。
得獎感言:
愛孩子,愛教育,選擇在教育現場工作,是至今無悔,一生中最明智的選擇。一生喜歡拈花惹草,原本想要選擇園藝做為終身工作,最後成了教育園丁,竟發現兩者之間有相同的辛苦及樂趣。植物種植有時候得看老天爺臉色:風、雨、太陽、益蟲害蟲,都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但你只要堅持,大地之母總會給你適當的回報─花團錦簇亦樂、綠芽稀疏亦樂。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家庭環境、天生稟賦、興趣與性向、班級風氣、求知慾望,在在都影響學生的學習,當老師的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出學生最適當的「生長點」,並盡力為他們一一除去不利其發展的外在因素,其他的事,就交給老天爺了。學生必須順著他自己的樣子去成長,老師只需要不氣餒地耐心陪伴,他們自會有自己的天空─功成名就亦喜、小螺絲釘亦喜。
因此,我以最自然,最生活化的方式陪伴著一年年的學子,當他們自己奮鬥時,在旁邊加油喝采;當他們需要扶持時,伸出需要的雙手。我不認為自己長年以來,在學生們身上有多少貢獻,反倒是一年一年的學生,用他們不同的人格特質成就了我。
感謝我三十幾年來老老小小的孩子們,你們淬鍊我成為人師;感謝馬中同仁的相互合作,大家共同成就一年年的學生;感謝一路支持我的家人,感謝所有提拔我、器重我的長官,感謝相互砥礪的同事,感謝一路走來給我溫暖的朋友,感謝從不懷疑我用奇奇怪怪的教學方式的家長,感謝始終無悔相信我的教導的親愛的學生。我願和大家分享我們共同成就的所有榮耀,謝謝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