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

Get Adobe Flash player

洪淑玲洪淑玲
服務學校:臺中市青年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教學活動之規劃與計劃科年度活動
二、舞蹈創作與規劃專題展演活動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教育碩士
教育理念:透過藝術的教學,建立學生美的思維,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善風氣。

經歷:
一、 1986-2014臺中市青年高中舞蹈專任教師兼科主任。
二、 100年文建會辦理慶祝中華民國一百年系列活動-千鷺之歌-大型舞劇,擔任策畫、編舞與藝術總監之職務。
三、 1982-2014青年高中舞蹈科年度舞展擔任藝術總監與編舞。
四、 1995-2013率領青年高中舞蹈團參加國際民俗藝術節演出,擔任總策劃與藝術總監。
五、 2011-2014臺中市青年高中影視科主任並擔任年度公演及教育部高中職均質化校園陶冶藝術活動宣導戲劇演出之策畫與藝術總監。

榮譽事蹟:
一、 2012教育部101學年度師鐸獎評選及表揚春風化雨表現優良。
二、 2008榮獲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院傑出校友。
三、 榮獲2002年國立彰化社會教育館《社會教育有功人員》。
四、 榮獲2001年中華民國舞蹈協會《舞蹈春風化雨教學獎-二十年》。
五、 榮獲1999年教育部藝術教育獎座《藝術教育有功人員》。
六、 2009-2014賽德克之歌、舞漾西拉雅等舞劇藝術總監及編舞。
七、 2002-2008舞躍臺灣紅、印象-水沙連等舞劇藝術總監及編舞。
八、 1995-2013帶領學生參加國際民俗藝術節,曾赴美國、義大利等國。
九、 2007-2011應邀策劃日月潭風管處與臺南西拉雅風管處之主題舞展。
十、 歷年來積極指導學生參與地方藝文活動及國家慶典的演出。

教育精神:
藝術其實就是人生,我矢志以藝術教育帶領學生舞出自己美好的人生,展現自己亮麗的人生舞臺。在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與馬尼拉大學教育研究所求學期間,我不斷思索:我能給孩子什麼樣的舞蹈學習環境?表演藝術該如何有效傳授給學生?現在的學生到底需要什麼?我們又如何讓學生獲得這些需要?這些問題不斷盤旋在我腦海中,只希望我能帶給學生最好、最適合他們的教育。
踏入職場後我發掘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要讓他們在同一套教材中產生自我正向的影響就必須因材施教,使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並發展自我目標。「分組教學」能提供適切的學習步驟;「展演舞臺」可讓每個學生找到發揮的空間;「陶冶」則是促使他們對藝術的同化與感動。因此,透過音樂欣賞、表演觀摩以及實地考察,都能激發他們內心的熱情。
以臺灣目前首重升學的教育環境,以及關心當下的學習對自己將來在職場發展空間不大的觀念底下,發展舞蹈、表演以及傳播教育並非簡單的事,在私立學校推展更是難上加難。老師在竭盡心力傳授藝術教育之後,最希望的是這些學生能有發揮的舞臺,因此希望政府及教育單位能提供更完善的藝術環境及表演舞臺,使熱愛表演藝術的莘莘學子在藝術領域這條路上更能盡情的發展。

得獎感言:
二十幾年的舞蹈教育生涯,彷彿是一段充滿艱辛卻又收穫滿盈的人生耕耘。回首這一切,感謝身旁每一位支持我、陪我共同成長的的師長、朋友與學生,因為他們的肯定以及在教育過程中獲得的感動,讓我有勇氣與毅力繼續在這教育界播下薪傳的種籽,開創美好的視野,並結出完善的果實。
有些人或許認為這是個歡喜豐收的季節,但我自己卻不這麼想,在踏上教育職涯的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已肩負一份重要的使命,希望建立更適合臺灣學生的藝術教育,營造良好的藝術學習領域,並促進整個社會對舞蹈藝術的認同與尊重。這是一條漫漫長路,過程中我遇過不少挫折,也曾迷惘悵然,然而每次的突破與付出,都能使我獲得滿滿的感動。我歡喜於看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人生的目標,認同自我的成長;我樂於和學生溝通分享,發掘彼此內心深處的悸動與感覺;我常深刻自我反省,不論是在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之後,我知道虛心學習會讓我更知道學生需要什麼,藝術教育領域仍須努力之處。
近幾年我開始投入臺灣本土文化及原住民文化為素材的舞蹈和戲劇的發展與教學,我希望大家能知道臺灣有這麼美的藝術在我們身旁,瞭解這塊土地的歷史,牽起彼此對在地文化的情感。但是要在斷簡殘編的史料中找尋脈絡,要在語言文化的隔閡中找尋對話的可能,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有幸感謝身旁諸多文史工作者、藝術人才的大力協助,以及原民朋友無私的教導與傳承,才能讓一齣齣的舞蹈史劇真實的展現在觀眾眼前,勾起彼此心中對這塊土地深刻的感動,也讓這些作品成為臺灣重要的教育史料。
教育這條路還要繼續走下去,相信我會不斷在教育專業上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祈使每一個孩子獲得最好最美的學習,也使臺灣藝術有更好更美的保留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