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勝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經歷:彰化縣立二水國民中學教師
原服務學校:彰化縣立二水國民中學
推薦單位:彰化縣立二水國民中學
簡介:
葉國勝老師於民國59年從文化大學經濟系畢業,因為本身對教育工作的熱忱,及對彰化縣二水鄉青山綠水的喜愛,所以一直在二水國中擔任教師工作,期間擔任科任及導師,主要教學科目是數學;另外因對音樂的喜好,亦負責管樂社的指導及隨班教師,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在校服務近30年,於89年2月1日退休後,仍舊持續每日早上7時至8時及每週四下午社團時間到校指導管樂社學生,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每天一早在學校幾乎都會看到葉老師的身影,其對孩子的愛及服務的精神,深深感動全校師生。葉老師的另一半也是學校退休老師,家庭圓滿和樂,2人共同投入教育60餘載,對偏鄉教育歡喜付出且無怨無悔。葉老師還特別喜愛旅遊及泡茶,也因為個性幽默詼諧,經常談笑風生,以茶會友,廣結各輩好友,言語輕鬆之際,流露諸多人生道理供人深思與啟發。退休後除了積極投入教育志工外,也加入南投及臺南地區合唱團,延續對音樂的喜好,並經常與退休同仁餐敘交流教育心得,是退休教育人員的最佳典範。
事蹟:
葉老師是臺南人,59年到二水國中報到後便喜歡上二水,並在此定居。服務期間,他一直擔任令人退避三舍的「放牛班」班導,因為他覺得這些孩子才更需要好好引導。 葉老師從事教職一直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哪裡需要「老師」他就會在哪裡,即便已經退休十七年,仍舊如此。
葉老師退休後對二水國中的影響甚鉅,其中包括:
一、弦音不輟─對管樂的支持與協助
二水國中管樂隊成立已久,過程中當然有很多人的努力才得以屹立不搖,其中最重要的要屬葉老師了,退休後他放心不下沒有專職音樂老師的二水國中,憑著熱情與堅定的理念,每天早修都會到校指導,就怕學校管樂隊沒落,二水的孩子也失去了音符。十七年來,即便已經七十多歲,只要管樂有活動,他一定出席,跟孩子站在一起。
二、把學校當成第二個家─不離不棄共度難關
學校重建期間,學生被迫安置在擁擠的老校舍裡,葉老師便默默出資幫忙學校增加照明設備。學校曾經碰過許多難關,葉老師不僅從旁協助,更運用他在學區的資源,協助新上任的校長。
三、提攜後進─灌注正向能量
偏鄉學校的學生對很多老師來說是個挑戰,很容易感到沮喪,但葉老師總是提供正向的能量及前瞻性的視野,讓後進更知道如何跟這些孩子相處。
四、一本衷心,日久彌新─拜遍全鄉各大廟宇
學校曾因為某老師處理學生不當引起風波,甚至上了新聞媒體,校長到處奔波,焦頭爛額,葉老師則一直在旁邊協助,並陪同走訪一間間的廟宇,一炷香一炷香地為學校祈禱,使後輩深感敬佩。
葉老師對二水國中的付出,是一輩子甜蜜的負擔。
感言:
我原是臺南新營人,11歲即搬到臺北,初中起一路就讀商業學校,大學就讀文化經濟系,印象很深刻的是,在高中時代作文題目「我的志願」裡主要的志向有2個:第1個是「教書」,第2個是「服務社會」。
第1個「教書」的志向,在民國59年大學畢業服役後(當時28歲)落實,經二水鄉同袍友人的介紹,來到風景如畫的二水國中報名教師工作。當初因為喜歡上二水的山明水秀,所以僅填了1個志願,也正逢九年國教實施之需而順利錄取,教的科目是數學科並兼任導師,當時教的是國中第3屆。隔年我把我同系的竹北人學妹,也就是現在的妻子,一起帶來任教,2個人在二水鄉結婚養育小孩,也一直在二水國中教書30餘年。
因為興趣的關係,在校內我的任教內容延伸到各種音樂項目,例如:協助學校合唱團比賽、音樂課程、管樂隊指導等。另外,在校外受民俗藝術家許常惠教授託付,帶領二水鄉北管樂團(二水震樂天、明世界布袋戲)出團巡迴公演11場,並參加彰化縣、南投縣竹山鎮、中興新村等地的合唱團,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89年退休至今,繼續協助學校帶領管樂隊,亦持續參與中興新村合唱團、南投署立醫院志工歌唱隊等公益演出。退休後也把我的第2個志向「服務社會」結合我的興趣,一點一滴的灌溉完成。
我的人生無所奢求,我把學校當成自己家,學校的孩子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感謝歷屆10餘任校長的照料,感謝政府各方面長期給予發展機會,讓我有回饋的機會。因為我不服老,願意持續音樂義工工作,且不懈怠、不重名利、從一而終的延續教化工作。最後,最希望能看到的一件事是學校管樂隊的師資、經費及義工等傳承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