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蕙郁
服務學校:新北市樹林區武林國民小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活動規劃推展
二、藝術與人文領域戲劇繪畫類指導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教育理念:一定愛自己,學會愛他人,努力愛環境!啟迪孩子的善根,體認萬物皆有情,做好自己的角色並愛護環境。
經歷:
一、擔任級任導師18年(含低、中、高各年級)
二、擔任行政工作12年(含環教組長、輔導主任、輔導組長)
三、擔任新北市環保局鹿角溪小小水環境巡守隊輔導教師6年
四、擔任臺北市野鳥學會志工解說員5年
五、新北市樹林區武林國民小學教師生態社群召集人2年
榮譽事蹟:
一、積極推展環境教育,涵蓋校園社區,活絡並深化環境教育內涵。
二、獲教育部認證「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專業領域之教學人員。
三、承辦環境教育業務獲選教育部「綠色夥伴學校」新北市績優學校。
四、推展水土保持教育,獲選行政院農委會全國「水土保持酷學校」。
五、參加樹林鹿角溪溼地課程工作坊,獲新北市教師社群「貢獻平台」。
六、輔導帶領鹿角溪濕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獲環保署特優級巡守隊。
七、參加新北市104年度國民中小學能源教育教案徵選競賽獲優選。
八、承辦輔導業務獲新北市家庭教育績優學校、生命教育深耕學校。
九、承辦輔導業務獲新北市友善校園績優學校、補救教學績優學校。
十、指導學生參加新北市學生美展、全國學生美展獲選前3名。
教育精神:
以愛出發,「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因為孩子的需要、家長的希望與環境的無言吶喊,我看見了身為教育人員的責任。必須有系統、有方法的進行有價值的行動,才能產生有效的成果,不負期待。行動須經資料蒐集評估,擬定計畫,行動之後著重檢討與反省。
以生命為本,「大樹扎根,頂戴陽光,吸收雨露,自然茁壯生長。」
相信經驗學習法則,從做中學,才能內化為本身的能力。我盡量提供孩子體驗學習的機會,尤其大自然的啟迪與洗禮,接觸泥土大地、觀察花鳥蟲魚草木,迎接風雨陽光,自然能打開感官平衡知覺,開闊心胸包容有愛。
創新、堅持,「求新求變、多元適性。」
堅持教育的核心價值,教學的基本原則,不因為輿論和社會氛圍而改變初衷,不讓學生模稜兩可、無所適從。另一方面時時因勢利導調整教學方法,配合孩子活潑的天性,運用轉化不同的教材內容,讓課堂呈現不同的風貌。
得獎感言:
感謝武林團隊的認同提拔與校長的鼓勵勸進,讓蕙郁有機會獲得這份殊榮!教育圈裡,默默耕耘的人才比比皆是,爭取個人得獎,從來不是我生命中的選項,然而相信「上天自有巧妙安排」,這樣的結果確實也讓個人教學生涯至此顯得分外有意義!
記得帶領棉花糖兒童劇團的第一年,改編的劇碼《武林村的抱抱樹》講的就是環境的議題,一棵老榕樹的故事,呼應著環境變遷中人與土地的情感連結。謝幕時我送給觀眾一句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小朋友看到演出者背後的努力,而今獲獎的一刻,讓過去這三十年的時光瞬間發亮!
不管是當導師或是環教及輔導行政職務,讓學生能從環境中學習,獲得生命中的感動,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考量。
感恩可愛的孩子,總是以無限的彈性接受老師的引領,沒有好的計畫與課程內容,會讓人覺得愧疚。帶著他們賞花、爬山、觀鳥;逼著他們上台演戲、練習解說;提醒著他們做功課、查資料;叮嚀著他們隨手關燈、節約用水;設計著一次又一次的輔導活動要他們配合,孩子均以熱情與成長回報。
看到他們驚喜的神情,看到他們憂鬱的臉龐綻放笑容、看到他們自發的回饋,到菜園澆水抓蟲、自己投稿發表環境提問,均讓為師者大大感動!
感恩學校伙伴的支持,對生態與環保不再無感,辦公處所不再大開冷氣、外送杯裝飲料幾近滅絕、減用塑膠袋變成流行趨勢、隨時都有人來回報何處發現鳥蹤蝶影,愛環境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這些改變正默默影響著學生,也間接影響背後的家長。
感恩家長們,願意讓孩子離開3C產品擁抱自然;感恩我的家人願意體諒並行動支持這些年來超時為教育所做的一切;感恩大地之母,讓你我及萬物得以生長茁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