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榮
服務學校:臺北市立木柵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技能教學:CNC車銑複合技術
二、班級經營:品德與生命教育,關懷弱勢學生
最高學歷:國立交通大學機械系博士
教育理念:陪伴機械科學生成長,亦師亦友的關懷與教學,讓學生帶著高品德、自信心與傑出的技能,昂首闊步邁向社會。
經歷:
一、 任CNC車床指導教練,8年得獎牌數(金、銀、銅)15面,北臺灣最強,且協助國手訓練。
二、 任機械科主任2年,辦理「產學攜手專班」、「專利申請」與「教師專業社群發展」。
三、 參與國家教育研究院機械群教科書審查人與勞動部視察委員,為全臺教育與技職教育把關。
四、 擔任校內與產學班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
五、 協助中鋼與桃捷舉用人才,擔任命題與口試委員。
榮譽事蹟:
一、 指導學生參加第45屆全國技能競賽CNC車床職類,獲全國第5名。
二、 帶領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專題製造與科學展覽,獲54個獎項。
三、 規劃綜合高中校外實習課程—機械群課程範例,為全國機械群典範。
四、 擔任國家教育研究院機械群教科書審查人,為全國學生把關正確知識。
五、 擔任勞動部即測即評視察委員,使即測即評推廣更廣泛。
六、 協助本校辦理1+4創新模式的產學攜手專班,拉近產學之間的距離。
七、 榮獲105學年度臺北市教學卓越「優選教學團隊」。
八、 發展104學年度務實致用特色課程—車銑複合技術,創下臺灣首例撰寫。
九、 帶領學生研發新型專利,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獲15件專利權。
十、 研究進修提升教學專業,投稿學術期刊14篇,2篇獲登於SCI國際期刊。
教育精神:
一、教學建言
我也是高職畢業的孩子,我自認為不是很聰明但是肯學肯努力,踏實努力也能邁向燦爛的人生。面對高職學生,我都覺得他們就是當年的自己,找到方向努力就能展翅高飛。當年我遇到一群優秀的機械科老師們,也希望我的學生就像當年的我一樣,也期望自己成為學生的貴人,讓我的學生能在社會發光發熱。
二、教學方法
我自認為我不聰明,但我比別人更努力,相同類型的題目或技能,我都會多次去練習達到最好的學習成效。「熟能生巧」是我認為學習的好方法,一次兩次都不夠,要贏人家就要更投入時間去學習。以機械力學來說,學生問題在於遇到題目類型,不知道怎麼去解答,那我就準備題庫給學生。一張題庫有三種類型題目,請學生先自己解題目,解不出來的再去看書。通常自己解不出來的就是學習的盲點,藉由書本的例題去引導:下一次再準備一張題庫,也是同樣三種類型讓學生練習,找出題型相同與相異之處,這樣就能將不熟的領域學習起來。
得獎感言:
我生長在一個普通家庭,家中經濟狀況都不充裕,父母辛勤工作為了讓我們溫飽,父母也常鼓勵我們,要努力唸書培養自己的能力。在求學階段非常幸運,遇到熱心教學跟有熱忱的老師們指導,讓我在學習的路上增加自信與肯定,讓我體會到良師對學生的重要性,也直接影響我的人生志向。
拿到師鐸獎,代表教育部對我與機械科同仁的肯定。秉持著「莫道是他人子弟,接當成自家兒女」的理念,對孩子的教學、輔導與技術力的提升,是我對自己的承諾,也是對教育的熱忱與奉獻。重視孩子的個別差異,對於弱勢學生更加關心與關懷,彌補家中得不到的資源。
此外都要感謝機械科每一位同仁的付出。每一位老師指導的選手都能替木柵高工奪回獎牌,而且全國技能競賽獎牌數量一屆比一屆多,無形之中替我默默建立基礎,讓我有這榮耀。也讓木柵高工每個師生都看見機械科的亮麗與茁壯。除了技能競賽成績優越,在專題製作、專利申請與科展也有傑出的表現。今天我代表木柵拿獎,也相信是評審委員看到木柵高工機械科的努力,真的非常感謝。
我想拉近產學之間的落差,成立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是讓我獲獎的關鍵之一。藉由企業真實的需求讓學校知道如何去改進教學,貼近企業的需求與現況,是目前技職教育應該去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