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英
服務學校: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視覺應用藝術,陶及琉璃媒材運用
二、陶藝教學,以燻燒結合現代與傳統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以「不輕言放棄」鼓勵學生,實現夢想!以愛、陪伴和相信的態度,回饋社會。
經歷:
一、 國立編譯館生活科技科教科書審查委員
二、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生活科技課綱專案小組委員
三、 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藝能科總召集人
四、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五、 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監事、國際組組長
榮譽事蹟:
一、 陶藝在法國羅浮宮、美國當代陶博館、愛爾蘭聯合國會場榮獲展出。
二、 84~104年國內外陶瓷比賽共得獎25次。個展、聯展計100餘場。
三、 作品獲臺、美、日、中、愛爾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博物館典藏15件。
四、 國際研討會演講逾10次,推廣茶、陶文化,讓臺灣藝術被國際看見。
五、 編寫教綱教材,開特色課程、帶領學生校外參觀,厚植人文素養。
六、 製作公共藝術,美化校園。邀請國際藝術家駐校,開拓國際視野。
七、 受邀至臺藝大、北科大、亞太學院、中科大、陶博館授課推廣藝教。
八、 任藝能科總召集人,主辦校際研習、教師社群研習,成立陶藝社。
九、 每年輔導低成就學生,愛心輔導使重拾學習樂趣,協助生涯規劃。
十、 樂捐作品支援義賣,所得助弱勢族群。帶領學生關懷育幼院學童。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
「成長」是延續終身學習的狀態,只要不放棄學習,就會進步。「教學」是協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獨特性給予適當的方法和鼓勵,在學習的過程,成就自己、對自己負責。
二、教學方法:
1. 以「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力、解決能力。
2. 設計實作課程,學習技術操作,連結知識理論,達到「做中學」的效果。
3. 校外參觀,擴大學習範圍,落實藝術生活化的教學指標。
三、教學建言:
升學體制下,高中藝能科應注重薰陶學生的生活人文素養。
得獎感言:
為師二十載,素來認為自己只是在教學的軌道中日復一日的行駛,無足為人稱道。因緣際會,參與優良教師的甄選,有幸使我在師生朋友懇摯真誠的推薦函中,拼貼出更多面向的自己,原來在悠悠歲月中,對於學生滴滴點點的付出,可以慢慢積累出改變教育的能量。
這一路行來,我之所以成為今日之我,得之於人者太多─感謝大學時期的陶藝啟蒙老師吳讓農教授,「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他的風範氣度一直引領我探訪更深更遠的理想,也教我懂得肩負傳承與創新的使命;感謝父母親,生我育我長我,成全我擇己所愛的自由與想像,讓我得以成為自己最喜歡的樣貌;感謝20多年來歷任的學校長官、師友的支持與鼓勵。還有使我不斷成長和精進的學生們。尤其感謝我的先生長久以來總是默默支持我,當我犧牲家庭時間陪伴學生成長、創作時,他一直是背後那股堅定的撐持力量。
藝術一門在全人教育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前導之下,在考科分數的推擠之中,藝術學科被忽略,成為最遺憾的退位,所以我會設計更有趣的教學單元以吸引學生的目光,另一方面也積極參與國際陶藝研討會,除了把臺灣藝術推向國際之外,也希望將所見所聞融入教學,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而我的努力學生也真切的感受了,他們總是在課堂上回我以炯炯有神的雙眼。
在浸淫藝術之中,我傾注對生命的護持與景慕,也希望因為我的得獎,能鼓舞所有的藝能科教師,只要教學有熱情,就能為學子締造溫暖,孩子解讀世界的角度就不會傾斜,便能以更為健全的心靈面對生命的風風雨雨,無畏無懼!祈願所有學子皆能以愈來愈穩健的步履,邁向人生的妍美與繽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