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洲
服務學校:臺中市立清泉國民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二、班級經營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教育理念:被學生超越,是我身為教育人員的宿命,也是我對學生最大的期待!
經歷:
一、 中正預備幹部學校初級部輔導員
二、 臺中市立清泉國民中學教務主任、輔導主任
三、 臺中市立清泉國民中學教學組長、輔導組長
四、 臺中市立清泉國民中學導師
榮譽事蹟:
一、 推動品德教育課程,獲教育部100年度教學卓越金質獎。
二、 推動光影戲課程,獲教育部104年度教學卓越金質獎。
三、 教育部100年度友善校園獎傑出學務人員。
四、 86、92、99、102年度臺中縣(市)績優教師、優良教師。
五、 102年臺中市友善校園品德教育教案甄選,國中班級經營組特優。
六、 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獲光影組100、102、103學年度特優。
七、 成立機關王社團,獲103年機關王全國賽冠軍、104年推動績優。
八、 長期指導多項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競賽與活動,獲多項獎項。
九、 舉辦清泉街頭藝術節,提供舞台,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培養自信。
十、 辦理多樣化的參觀活動,帶領學生進行課室外的學習,探索自我。
教育精神:
我服務的學校比較偏僻,大部分的學生們不容易參與校外活動。許多家長忙於生計,也謙虛地認為,學習的事情交給老師就好。學生大多透過網路認識生活圈以外的世界,但這就是真實的學習嗎?
除了網路,我更希望他們走出教室,去參與、去體驗、去學習。於是讓孩子以最少的花費,進行課室外的學習,成為我努力的重點。美術館、科博館、戲院、社福機構、機場、咖啡館、大學校園,甚至遠至屏東的部落,都曾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
「能力勝過學歷」逐漸被普世接受,我希望孩子除了課業,也培養專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於是設計「我要多學一件事」,讓每個孩子主動探索他想學的事情,並學習發表成果。
辦理「街頭藝術節」,讓擁有才藝的孩子能夠獲得掌聲,建立自信。除了帶全班參與光影戲外,也鼓勵孩子們參加各種校外競賽。我相信,如果能激起動機,只要略加指導,學生就會自己找到方法、投入學習,更可能因此開創自己的世界。
學校應是補家庭教育不足之處,我也引導學生檢視自己與家庭的關係,讓他們更懂得感恩家人,家長也能用欣賞卻不放縱的態度與孩子互動。
我期待教育成為引導孩子處理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的一門藝術!
得獎感言:
我永遠記得,國小的我手足無措地站在講台上,施純美老師慈祥地告訴我:「沒關係,你回去好好準備,下週至少講一分鐘。」也記得輕狂的高中年代,坐在李賜童老師家的客廳,聆聽他緩緩訴說的人生哲理。還有邱美虹教授,凌晨依然燈火通明的研究室,傳達她治學與辦事的嚴謹,讓我重拾對知識的熱情。以及前輩徐增成老師「學生在哪裡,老師就在哪裡!」的警語。
有幸遇到許多貴人老師,讓我決定走入教職,以他們為榜樣,希望能成為教育花園裡一個認真的園丁。
98年末,二女兒毫無預警的辭世,讓我知道:唯有珍惜每個與我有緣的孩子,才是思念她最好的方式!
幾年來,透過辦理各種活動,鼓勵學生以個人或團體的方式,探索自己的長處、展現自我。帶著他們參加各類校外競賽,累積成功的經驗,讓自信心茁壯,也期待孩子們培養專注、勤奮與互助合作的態度,以面對未來的競爭。很開心能經歷這些成就彼此的過程。
我和所有得獎者一樣,最想感謝家人,能完成這麼多的工作,意味著犧牲許多和他們相聚互動的時間。永遠難忘:太太生完孩子第二天晚上,還躺在醫院,我卻得趕回學校挑燈夜戰,指導學生做實驗來完成科展作品。每一位得獎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奉獻與付出。
我要感謝清泉國中歷任校長及所有同仁,這是我唯一服務的學校。學校能從谷底奮起,獲獎無數,重獲社區的肯定與信任,可以得知清泉的同仁,在教育工作上投注的熱忱與心力。也要感謝學生、家長給予我支持和鼓勵,讓我去推動我想改變的事情。這份榮耀,屬於清泉!
最後,我想對我在天上的父親、母親、女兒芷安,說聲謝謝,您們豐富了我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