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慧
服務學校: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
職稱:教師
擅長領域:一、國語文領域,專長為閱讀與寫作
二、全市閱讀計畫之規劃
最高學歷: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暑期碩士班碩士
教育理念:教育之法無他,唯用心而已。
經歷:
一、 90~103年任高雄市國教輔導團國中國文專任輔導員,104兼任至今。
二、 95~98年任教育部語文領域國語文組中央課程諮詢輔導教師。
三、 99~101年任教育部人權教育中央課程諮詢輔導教師,協助成立縣市團。
四、 102年擔任教育部學習成就評量標準核心委員至今。
五、 103年擔任十二年國教國語文課綱研修小組委員至今。
榮譽事蹟:
一、 99年獲邀參與高雄市美國參訪團到西雅圖與波特蘭訪視3所學校及微軟總部。
二、 101年至今建置高雄市國中愛閱網,影響力擴及臺東、澎湖。
三、 102年獲邀至北京、103年獲邀至上海觀課議課交流。
四、 102年獲教育部閱讀磐石學校及教育部閱讀推手獎。
五、 102年獲高雄市政府閱讀薪傳典範教師、《天下雜誌》基金會閱讀典範教師。
六、 102年以國師無雙榮獲教育部輔導團績優團隊特優獎。
七、 102年及105年獲高雄市教學卓越獎特優。
八、 103年獲高雄市教學創新類團體組特優。
九、 103年《遠見雜誌》、《親子天下》、《國語日報》及高雄電台採訪。
十、 104年高雄市數位閱讀評量環境之建置獲高雄市研考會佳作獎。
教育精神:
個人以為這幾年教改的精神很簡單,就是改變教學現場,使教學現場比較活潑並打破學科的概念,因為我們過去教學過度僵化,以為課程只有以學科分科,其實課程不必以學科分界。以我們日常生活中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為例,解決一個問題可能用到許多學科的相關知識,所以,教學時可以統整這些學科。一個好老師不僅是專業而已,還能夠指導學生面對未來的社會。
現今依然有許多老師只用講授式的方法教學,其實教學可以很活潑,可以小組討論、可以問答、可以實作。學生可以試著教人、可以自學、可以有一大堆方法。我去演講常常就是教老師這些方法,其實教學不就應該如此嗎?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只是我們自小就是在僵化的教育環境下長大,已經不知道如何活潑了,許多老師也覺得他已經教這麼多年了,何必改?可是老師如果不進步,我們的下一代是不能再等待的,我們國家的發展也不能再等待了。
我個人認為這幾年教改的方向是正確的,只是配套措施並沒有完全弄好,以致引起許多老師的抱怨,可是如果一切必須等到政府幫老師造橋鋪路,可能永遠也沒有水到渠成的時刻。
改變,刻不容緩!
得獎感言:
「誰叫你去當國文老師的!」 記得回學校找國中國文老師時,她得知我也當國文老師,劈頭就罵。可是回想起老師當年上國文課的時候,神采奕奕、容光煥發,當時我就暗自決定以後也要當國文老師。教書20多年下來,這一路走得顛簸崎嶇卻又充實快樂。每當教學現場的學生有成長的喜悅時,內心的喜樂是沒有什麼事能比得上的。這一路走來充實快樂,雖然付出頗多,很像吳晟在〈甜蜜的負荷〉一詩中所說的,但慶幸的是我沒有後悔過,並在其中找到許多的樂趣。
擔任輔導員及行政工作後,面對又大又難的工作交辦時,也許逃避是大家最開始的共同心聲。但勇敢承擔,在長官及同儕的協助下,一點一滴的累積,我們漸漸成長。記得初擔任輔導員時,因應工作需要,必須到各策略聯盟擔任講座或是到各校訪視輔導、到校服務,甚至隨時接到求救電話,所以必須不斷充實自我,一有教育相關資料或新聞,我就努力閱讀,因為隨時都派得上用場。參與研習就必須將研習講師的資料閱讀清楚,也需要清楚的知道講師所傳遞的訊息,以便日後轉述時,不會造成錯誤。其實最重要的是對國文教學的一股動力,每當協助到教學現場的老師時,同樣的內心的喜樂是沒有什麼事能比得上的。擔任輔導員及行政工作15年下來,我同樣要說,很慶幸我沒有後悔過。
我曾三度提名縣市特殊優良教師,但遭遇失敗,這次在高雄市複選實地訪查時,許多工作夥伴及友人出席,為我加油打氣,甚至25年前及20年前的學生也出席,當天會議結束時,他們對我說,在他們的心目中我已經得獎了,我忽然放下忐忑不安的心。
感謝一路相伴的夥伴,感謝勇敢啟用並隨時指導的長官,謝謝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