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明鈞
服務學校:花蓮縣花蓮市中華國民小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人際溝通與互動、諮商輔導與協調
二、計畫撰寫與執行、組織統整能力強
最高學歷: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畢業、國立東華大學研究所肄業
教育理念:改個心境讓孩子更親近你;換個想法讓孩子更懂得你;轉個念頭讓孩子更信任你;變個觀念讓孩子把心交給你。
經歷:
一、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局長
二、 花蓮縣生命線協會志工、救國團花蓮縣諮商輔導中心義務張老師
三、 花蓮看守所少年觀護所榮譽教誨師
四、 花蓮縣少年輔導委員會志工督導
五、 花蓮縣人權教育輔導團召集人
榮譽事蹟:
一、 輔導工作30年,獲全國生命線金螢獎、救國團一至三等獎章。
二、 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獲內政部社會服務銅質、銀質及金質徽章。
三、 當選花蓮縣社會優秀青年及花蓮縣特殊優良教師。
四、 榮獲「全國優良教師獎」及「弘道獎」,蒙總統召見。
五、 擔任宜花東百年學校展及中樞紀念228大會等大型活動司儀。
六、 找回輟學學生,並請老師加強補救教學,使該生順利跟上進度。
七、 積極協助患有惡性血管瘤的弱勢家庭學生順利送醫開刀治療。
八、 97年銜命成立花蓮縣人權教育輔導團,並勇奪「勇於挑戰獎」。
九、 推動「溫馨家庭」活動,讓孩子與家人共同慶生。
十、 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獲教育部表揚「推動環境保護」教師。
教育精神:
一、教學理念
1. 品格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使孩子成為一個人。
2. 閱讀教育:廣泛閱讀、大量閱讀、培養閱讀的興趣。
3. 生命教育:提升抗壓力、對生命的重視、對生命負責。
4. 家庭教育:結合學校與家庭教育,為孩子的學習加分。
5. 社會教育:社會教育擔負改善學生偏差價值觀的重任。
二、教學方法
1. 積極樂觀與體諒包容:教育如只是強調智育,最壞的結果就是培養一個高智慧的罪犯。
2. 負責任:訓練孩子勇於承擔、懂得負責,把問題交給孩子自己處理。
3. 旺盛的研究心:丟出問題、引發好奇、鼓勵探索。
4. 面對衝突的能力:習得和解的能力是孩子寶貴的社會體驗。
5. 富有幽默感:幽默感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6. 積極的意願:擁有積極的意願,就不怕挫敗。
7. 傾聽孩子心聲:了解孩子、親近孩子、關心孩子、接納孩子。
得獎感言:
教育家福祿貝爾說:「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只有在愛的溫度裡,教育才能成功,才能真正影響人的內心。當老師與學生相處時,愛的力量會透過互動和情感而發出光芒。」;西班牙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拉蒙卡哈則說:「惟有用熱情、用智慧去觀察事物,這事物才會把它的秘密洩漏給我們。」。
師鐸獎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榮譽,也是教育工作者至高無上的榮耀。這是一個得來不易的獎,因為這個獎不只是個人努力所獲致的成就,而是多少個孩子在我個人的教學過程中,給予我無數的啟發;而同事間的相互支持與鼓勵,更是在教育工作上始終保有熱忱的動力;另外,家人的溫馨陪伴,是我最大的支柱與支持力量。沒有孩子給予無形的成長與啟發、沒有同事間的激勵、沒有家人的溫馨陪伴,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在教育工作上盡情揮灑,成就不了今天的鮑明鈞。
學校因為孩子而存在,孩子才是教育的主體。而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除了知識上的傳授以外,必須同等重視孩子的生活教育及品德教育。此外,還須以「為人師表」的典範,以言教和身教來帶領孩子力行實踐,才能陶冶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因此,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仍將秉持「改、換、轉、變」的原則,繼續堅持我的教育工作,而這個原則也正是我的教育座右銘:改個心境,讓孩子更親近你;換個想法,讓孩子更懂得你;轉個念頭,讓孩子更信任你;變個觀念,讓孩子把心交給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