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慧王錦慧
服務學校:花蓮縣立富源國民中學
職稱:校長
擅長領域:一、公民科創新教學:差異化教學
二、試題研發:多元評量、非選擇題
最高學歷: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教育理念:以愛為核心,把每個孩子帶好;教學的夢是「源」自學生需求,當與學生結「緣」後,也「圓」了教育的夢想。

經歷:
一、 花蓮縣立自強國民中學專任教師3年、導師5年、組長5年、主任4年
二、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輔導員(調用教師)1年、兼任國教輔導團社會領域輔導員12年
三、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試題研發特約命題教師7年
四、 教育部國民中學社會科教科圖書審定委員會委員5年
五、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1年

榮譽事蹟:
一、 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二、 榮獲花蓮縣「教學卓越金質獎」。
三、 榮獲花蓮縣「特殊優良教師」。
四、 榮獲花蓮縣「愛心模範教師」。
五、 襄助自強國中陳文財校長榮獲校長領導卓越獎(方案全文主筆)。
六、 擔任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協助國教署訪視各縣市。
七、 擔任花蓮縣國教輔導團社會領域輔導員12年,執行團務運作。
八、 榮獲教育部輔導中輟學生有功學校團隊。
九、 榮獲行政院金融基礎理財教材教案徵選佳作。
十、 榮獲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社會領域優良試題競賽國中組佳作。

教育精神:
教育正是引導人成為真正人的過程,也是孩子的希望工程。我一直秉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希望能照顧到每個孩子,把他們都帶好。國中這3年是學校必須把握的黃金契機,讓孩子離開校門時,能有帶著走的能力,幫助他們突破環境限制,方能提升競爭力,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從事教育工作以來,我始終堅定如一的信念:「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尤其教師這個角色,均應以學生為依歸,引領著一棵棵幼苗,長得更高、更直、更挺,讓每一個學習主體,都能在有教無類的起點上,透過因材施教的過程,終而實現人盡其才的理想。面對多元、多變的社會情境,教師這個工作確實面向多元,且須面臨更多的挑戰,但也因為這些挑戰才更能彰顯老師的「價值」。教學雖不是萬能,卻能有「無限可能」,而這個可能就是讓我回到最初、最純真的想念。未來我仍將以堅定的教育理念為基礎,切中學生需求,期許自己能在孩子的需要、家長的期盼中,發現教師的專業與責任,並帶動學校團隊,共同實踐教育理念。「教育,決定人才;人才,決定世界的未來。」我將持續努力,讓小圓的力量,凝聚成大圓,最後期盼自己能成為臺灣東隅的領頭羊,帶領花蓮在地的孩子成為未來世界期待的人才。

得獎感言:
非常感謝評審委員給予我的肯定與讚賞,從99年榮獲「花蓮縣愛心模範教師」、102年再獲「花蓮縣特殊優良教師」的表揚,而今師鐸獎再次受到大家的推薦,對這些肯定與榮耀,我心中充滿感恩,此時此刻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體悟出「越飽滿的稻穗,腰要彎得越低」的道理。
首先,謝謝在初任教職時的玉里國中教學前輩們,看到您們的教育愛,讓我發現教學是值得繼續延伸的路。其次更感謝自己出生成長的社區學校—自強國中,因本著回饋鄉里,而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感謝教育處的長官及同仁們,以及這些年多位提拔我的校長和一直給予我最大支持及協助的所有教學夥伴們,因為有您們的相挺才能有現在的我,這份榮耀將與您們一同分享,有您們真好!
最重要的還有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因為有您們在背後默默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的持續前進。最後,這個獎項我要獻給在天堂的爸爸,因為有您,我才有今天,這份榮耀是屬於您的!
透過這些能量與經驗的累積,成為自我超越的動力;對於未來,我期許自己深負「任重道遠」的挑戰,體悟教學的夢是「源」自學生的需求,當與學生結「緣」後,也「圓」了我教育的夢想。在教學這條路上,我始終堅信著「快樂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