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旗

李校長99年初任烏來國中小校長,開啟他人生不同的體驗與視野。孩子可愛的眼神及活潑的身影,讓校長覺得來這是件幸福的事。但隨著了解孩子生活環境及背景後,更讓他感受到個人責任及使命的重要。

某秋日午後,校長碰到當時七年級的泰雅族的原住民張生。問起將來志願,他很快地回答:「我長大後要去刷溫泉浴室」。心中訝異並接問為什麼,他說:「因為我媽媽就是在幫人刷浴室賺錢」。頓時心頭一陣糾結!校長陸續跟許多孩子接觸,發現他們大都家庭結構不全、經濟不理想、生活資源不足,缺乏自信,對未來茫然,下定決心協助孩子發展自我,勇敢築夢,以身為原住民為榮,建構未來理想與目標。

張生三歲時因父母無力扶養,被安排到寄養家庭居住,九歲時母親過世,回到原生家庭。家庭經濟狀況不甚理想,一家六口擠在簡陋工寮裡。另外,經確診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 校長為提升原民孩子的自信心及發揮音樂律動專長並傳承泰雅族文化,尋求資源成立泰雅歌謠傳唱社及非洲鼓社。考量張生身心教育需求,特請老師讓他加入非洲鼓社團,安定學習情緒並學習生活常規。平常請特教老師多關心,經常找他來校長室聊天,利用機會給予肯定與鼓勵。逐漸看到他變得樂觀也有自信。有一天去家訪,發現他會協助父親種水果,從接枝、培育到栽種,每個步驟都相當熟稔,令人自嘆弗如。離開時他拿出家種的奇異果送給校長,接下的那一刻心中充滿感動與驕傲!

到了八年級張生除農事外,還學會非洲鼓及繪畫,課業顯著進步,堪稱多才多藝,並獲家扶基金會優秀自強兒童表揚。記者問他最大的心願是什麼?張生靦腆地說,希望可以免試升學讀公立高中,減輕家裡負擔,早點賺錢照顧家人。他的轉變,更讓校長體會「教育有無限的可能」這句話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