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修
曾經一位喜歡畫畫的國一女生,因為家裡沒有資源讓她學畫,銘修老師利用午休與假日,陸續指導這位孩子,協助她獲得各種比賽獎項,也讓她在藝術創作領域得到自信。但是到了國二,銘修老師發現她有時會藉口到美術教室問問題,但又不是比賽時間,故意不留在教室午休。在特地詢問班導師後得知這位孩子在班上因為某幾個孩子有時會欺負她,讓她無法在班上專心午休。銘修老師私下跟導師達到共識後,若往後這位孩子自動願意到美術教室問問題,銘修老師就會中午留下來看她畫圖、陪她聊一些生活瑣事,並適時引導她正向思維。之後,更得知她跟母親處得不好,因此,除了畫圖之外,銘修老師以他會寫新詩的興趣,轉而指導這位孩子進行新詩寫作,將她的想法訴諸文字,從文字中除了可以看出她的心情,讓銘修老師適時知道她內心的處境,進而輔導孩子。更請她也將作品拿給國文老師批閱,讓她能夠有多一位老師協助她度過內心的灰暗時期,也嘗試鼓勵她投稿校外刊物,竟然能夠獲選又有獎金,在語文領域讓她再次獲得自信。就這樣陪到她國三畢業,對這位孩子來說安全的度過國中這一段緊張時期,順利考上理想的藝術高中。
銘修老師曾說:「對於國中老師來說,最大的收穫其實不是讓孩子獲得多少獎、考上那些明星高中,而是在人生黑暗階段陪她走一程,引導孩子自己找到可以發揮的人生願景。」這位孩子畢業後每一年都會回來學校找銘修老師聊聊近況,這應該就是教育愛得徹底執行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