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娟
徐麗娟老師在金門教書四十年,「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是她教書的動力,每次接新班,她就會寫信給家長,告訴家長「劇本可以彩排,孩子的成長不能重來」,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編寫「不一樣的劇本」,陪孩子成長; 只要取得家長共識,受惠的就是親師生三方。
她用「真心」對待每位學生,記得有一年帶五年級的新班,班上有一位「選擇性緘默症」的學生,從進國小從未和人交談,只用書寫與人溝通,每天幾乎都遲到,要不就沒來學校,為了這位學生,徐老師翻遍輔導書籍,請教教授,甚至自己看心理醫師,詢問輔導策略。在長逹兩年的輔導與關心,孩子在一次父親住院,老師冒雨去探望後,打開了心房,每天正常來學校上課,不必再讓老師每天電話問候。並與老師約定好到國中後,在新環境要勇敢開口。果然他做到了,小學同班同學開心的來報告這個好消息,那〜也是同學等待六年的聲音。
「真誠」和學生建立默契,與學生的「十年之約」竟然實踐這件事,最讓她感動。有一年,她帶六年級,課堂講到季札守承諾的故事,當時和學生約定十年後再相聚。原以為學生各奔前程讀大學或就業,早已忘記和小學老師的約定,沒想到十年後,她不僅收到學生送來的花束,卡片上寫著「十年之約,師恩難忘」,甚至連不克前來的學生也不忘從台灣打電話回來問候呢!
「把燈舉高,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孝育者便是那點燈的人,教學多年,她不斷追求創新與挑戰,嘗試不同領域教學,輔導不同團隊。「認真、負責」是她的註冊商標,教書四十年,熱情不減。徐麗娟老師,不僅僅將燈高舉,更用人生中最輝煌的四十年的歲月,燃燒自己,除了教育莘莘學子外,前後還帶領十餘位實習老師及見習老師,在教育這條路上,照亮更多的同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