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鳳

在和美實驗學校服務期間,孩子和老師的關係非常密切,動人的故事俯拾即是。我擔任導師時,班上一位女同學,因為腦性麻痺造成口語表達困難、肢體協調度不佳。她從出生後,因為障礙父母無暇照顧,便一直和彰化的爺爺奶奶同住,父母在北部工作,弟弟則與父母同住。她一直渴望家庭的溫暖,認為自己被父母遺棄,對父母有很大的不諒解,因此和家人關係非常緊張,也因為和家人的衝突,多次離家。後來,因為某些因素,她在高二時休學。我放不下心她,特地前往基隆探望,發現父母因為她屢次逃家及意圖輕生,以非常不恰當的方式對待她,孩子心中充滿怨懟。當下除了與父母溝通,和孩子取得共識,承諾不再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並透過社政系統提供協助。其後幾年間,我們一直保持聯繫,提供孩子支持與協助。幾年前,她告訴我她結婚了,有一個孩子和幸福的家庭,在臺北有份穩定的工作,也和父母和解,著實令我激動不已。我領取優良特殊教育人員獎項當日,她特別向公司請假,轉了好幾趟車到會場和我見面,看到孩子的轉變,心裡很感動,也很欣慰。相信只要老師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都會是孩子生命中的種子。另一位孩子則是在小學四年級時發生嚴重車禍導致腦傷,車禍後遺症讓她走路無法平衡、說話不清楚,視力也受損。她原是活潑的小女孩,車禍後人生劇變,也無法接受自己的障礙。來到學校就讀後,她慢慢接納自己,打開心扉勇於面對障礙。畢業後到醫院擔任志工,開始透過跑步復健。原先走路不穩的她,靠著無限的毅力,每天清晨5點到八卦山跑步,從不間斷,從1公里、2公里…,延伸到跑馬拉松,連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在這過程中,她時常回到學校來,分享參加路跑的點點滴滴,看著孩子從退縮到充滿自信,就是最大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