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生
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經歷:教師
現職:新北市中和區秀山國民小學教師

王菊生女士為新北市中和區秀山國民小學教師,為推動北部縣市特教成熟環境,進而與資深特教老師訪談,深入了解行政流程進而規劃網站架構,建置特殊教育相關服務管理平臺。經歷10幾年的努力,由最初架構的特殊教育學生通報、轉銜系統,延伸發展目前的全國特殊教育全面資訊化管理。每年從各教育主管機關、各級學校線上運作中逐年滾動式修正。標的簡化學校基層人員作業流程,動態掌握特殊教育學生;特教需求的支持服務到位。經營平台多年,特殊教育完整資料庫漸趨完善,提供有信效度的實證數據,反映教育系統的運作狀態與健康情形,提供有用資訊供決策者瞭解政策執行成效,並做為擬定政策及改進策略之參考。88年教育部特教小組為能確切掌握特教學生之動態、特殊教育資料蒐集與出刊統計年報,推出〈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網站由她負責規劃,自89-105年共出刊18期特殊教育統計年報。

陳佐賢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經歷:導師、教師
現職:新北市永和區網溪國民小學教師

陳佐賢女士現為新北市永和區網溪國民小學教師兼導師,民國42年出生,65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後,即在教育界服務,66年任職於新北市新店區直潭國民小學,服務8年後,於74年調任至新北市永和區網溪國民小學任教迄今。由於本著對教育的熱忱及對學生的喜愛,在教育的崗位上不離不棄待了40年。教育是份良心事業,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簡單過日子,日日能安眠,笑臉看兒童,日日是好日,老師待學生如日月照地,大愛無私,普照大地。如今服務屆滿40年,她感謝曾共事的夥伴們和教過的學生們,陪著她一起走過了這段豐富的人生。

程圭每
學歷: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系
經歷:教師
現職: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民小學教師

程圭每女士為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民小學教師,民國66年畢業於省立嘉義師範專科學校五年制國校師資科,82年於國立嘉義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即分發至雲林縣崙背鄉大有國民小學,開始教職生涯。72年調任雲林縣二崙鄉大同國民小學服務,再於73年申請至臺北縣新莊市民安國民小學(現改制為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民小學)任教迄今。為人正直、喜愛大自然,對自然科學很有興趣,在學校的自然生態園區裡常可看到她整理花卉植栽的身影。平日教學認真負責,鼓勵學生參加科展,曾於98學年度指導學生參加臺北縣國民中小學科學展,展覽作品經評定為國小組自然科化學類甲等獎之殊榮。

張清教
學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系
經歷:教師、組長、主任
現職:新北市土城區樂利國民小學主任

張清教先生為新北市土城區樂利國小教師,臺南市關廟人,民國66年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分發至新北市八里區八里國民小學即展開40年的教師生涯。先後在文化大學行政管理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初教系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所40學分班進修。對教育之熱忱始終如一,並先後在八里、國光、板橋、雙溪、大成、樂利等國小服務,教師9年、組長6年、主任25年。在大成國小期間,積極將教學融入地方產業,推動茶藝教學,因應政府正當休閒活動,連續辦理5年「茶鄉之旅」活動及採茶、製茶、泡茶之教學活動,深受歡迎,並將之彙整成《茶鄉、茶香與茶藝教學》一書,讓「海山茶」名揚,更希望讓地方產業能轉型。在樂利國小擔任了13年總務主任,讓操場平整、水溝排水順暢、改善地下室空間、屋頂防水隔熱(斜屋頂)及耐震補強評估工程等,提供孩子安全、優質的友善學習環境。

張秋銘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
經歷:教師、組長、主任、校長
現職:桃園市立青溪國民中學校長

張秋銘先生為桃園市立青溪國民中學校長,臺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考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就讀,取得學士學位,再考入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進修,獲得碩士學位。專長為國文教學及學校行政領導與實務。先後擔任國小、國中教師、組長、主任等職,於民國88年考取國民中學校長甄試後,歷任桃園市立凌雲國民中學、慈文國民中學及青溪國民中學校長。所任職務皆克盡職責、努力教學,並不斷進修充實,增進專業知能,領導教師及行政團隊,經營優質卓越學校,培德育才、造就學子,裨成國家社會棟樑。78年獲選全國特殊優良教師,教育廳頒發師鐸獎表揚。任教40年以來,皆兢兢業業,以良師興國為己任,發揮教育功能,在教育及行政領導工作,表現優異,獲頒功獎無數。76-77年國文科命題競賽,皆獲桃園縣第1名,獲教育廳頒發獎狀表揚。推動體育教育及其它活動,亦不遺餘力,現任桃園市國民中學體育促進會主任委員,於103年獲選桃園縣推動體育有功人員等殊榮。

羅新炎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
經歷:導師、組長、主任、校長
現職:桃園市立中壢國民中學校長

羅新炎先生歷任導師、組長、主任,民國88年派任桃園市立草漯國民中學校長。擔任國中校長18年,歷經楊梅國中校長兼秀才分校校長、仁和國中及中壢國中校長,迄今服務教育界40年。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也是教人成人的希望工程,具有培育人才、促進經濟成長、導引社會進步、傳承與創新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成敗,直接與間接影響國家的進步和未來的發展,以甘願做,歡喜受,不忘教學初衷,自我精進。為讓自己服務領域更充實,時刻提醒自己「教好每位學生、帶好每位學生、不放棄每位學生及把別人孩子當自己的孩子教」是基本的信念。設計多元課程與社團,給孩子希望築夢踏實及舞臺盡情揮灑,給自己承諾實現教育理想,更給予自己機會刻劃學校歷史。